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大国外交新纪元——2014中国外交述评(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王在邦 参加讨论

    二是有硬气。既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平发展,又更加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在捍卫领土主权、安全和发展等重大和核心利益方面不含糊,不示弱、不退让。本来,近年美国大力推行亚太战略再平衡,纠集众多对我领土领海权益声索国起事挑衅,中国周边环境大有黑云压城之势。乌克兰危机特别是克里米亚公投并入俄罗斯后,美欧乌与俄关系急剧恶化,中俄双边合作大踏步迈进,美日等由此担心中国在东亚举事与俄遥相呼应,便在东海南海问题上对华态度强硬。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公然点名道姓地污蔑中国“破坏南海稳定”,遭到出席对话会的王冠中副总长严厉批评和姚云竹少将尖锐质问。美国防部长在如此国际场合遭遇中方针锋相对的反驳,中美两家在全世界面前上演高手正面过招,难免举世惊愕。与此同时,中国军机按照国际惯例数次对美巡逻机异常抵近侦察采取果断驱离措施,也使美深切感受到其亚太战略再平衡潜藏着巨大战略风险。美国遭遇乌克兰危机冲击后反而在东亚加大对华施压,表面上来势汹汹,实则暴露出深深的战略焦虑。另一方面,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为中国的硬朗外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毕竟,国家间关系的态势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家间实力对比关系。国家的实力与利益相辅相成,有实力,不作为,难免导致资源闲置性浪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中国在维护国家重大与核心利益时能够而且应当更加自信。2014年中国外交更加硬气,就是源于对自身实力地位的认识多了分清醒、多了分自信,多了分底气。但是,中国外交的硬气和底气限于维权护利,绝非谋求扩张掠夺的强权与霸气。“现在给外交部寄钙片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种形象表述该是“中国外交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三是有智慧。能够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引领和推动区域合作步入新境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优势和短板。国际政治与外交智慧的精髓就是要知己知彼,把握内外情势的轻重缓急和目标诉求的主次顺序,讲究谋划与布局。2014年的中国外交通过发挥三个优势,发出了中国声音,展现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特色。一是主场优势。主持召开第四次亚信上海峰会,倡导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强调亚洲事务应由亚洲国家主导解决,搭建起没有美国参加的26个成员国、涵盖90%亚洲人口的区域安全架构。主持APEC峰会,本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的思路,首倡追求共同发展、繁荣、进步的亚太梦,主持通过《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两个历史性文件,启动APEC自贸区进程和构建互联互通网络。二是经济优势。包括对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基金分别出资100亿和410亿美元,金砖国家银行总部落户上海;发起成立有21个创始会员国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出资500亿美元,该机构落户北京。尽管美国阻挠,韩国和澳大利亚都表示有兴趣参与亚投行。又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利用中国的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三是技术优势。利用中国成熟的高铁技术,推动周边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包括一度因故搁置的中泰高铁项目最终获得泰国军政府和立法会批准,以及中俄达成共建莫斯科—喀山高铁协议。通过精准把脉区域各国渴望安全与发展的迫切需求,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中国已然成为新时期区域合作的设计师和领路人。一个日臻成熟的上海合作组织,一个涵盖90%亚洲人口的亚信机制、一个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个丝路基金、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APEC,显示中国已扎实着手塑造周边环境,区域合作正步入更加务实、更富成果和更可持续的新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