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有气派。信奉厚德载物,坚持义利平衡,塑造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传统周边外交理念,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方针,以“亲、诚、惠、容”理念,盘活周边关系。既凭借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更加坚定地维护自身重大核心利益,又对某些与我有领土领海权益争端的国家采取最大限度的克制,维权不欺小,护利不伤邻。另一方面,全方位、建设性地推进大国合作。理论上,针对近年学术界某些人认为中国在世界上没有朋友的片面看法和要求放弃不结盟原则的轻率主张,中国不畏浮云遮望眼,果断摈弃集团对抗、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坚持交友结伴不结盟,构建致力共同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彰显传统东方大国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情怀。实践上,积极构建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深化双方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推进与诸金砖国家等新兴大国的务实合作。对日本安倍内阁拒绝就侵略历史认罪悔改并公然寻求战略抗衡的做法,不故息、不迁就、不退让,并通过签署中韩自贸协定和两国货币自由兑换,推动日本回归区域合作的正确轨道。特别是面对美俄、欧俄矛盾全面激化的新形势,中国外交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挑拨离间,不落井下石,不敲诈勒索。全面务实地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关系日趋成熟。致力增进中美互信,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期望将其打造成“世界稳定的压舱石和世界和平的助推器”。奥巴马出席APEC北京峰会和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达成相互给予最长10年多次往返签证协议和碳排放协议。奥巴马在北京坦承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回国后又在商业高层聚会上表示,中国“非常希望和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影响力印象深刻。迹象表明,经过三番五次的试探、冲撞、较量和彼此调适,中美相互了解有所加深,战略互信有所增强,美亚太战略再平衡的冲动与急躁有所收敛,双边关系发展趋于稳健。 无论是否源于自觉的系统性谋划,2014年中国对外关系方方面面的变化客观上正在开启新的纪元。中国将凭借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更加坚定有效地维护自身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以东方大国的特有智慧与风范,为21世纪的亚洲和世界历史发展再次打上鲜明的中国印记。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副院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