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属于外生型,是外来的虚无主义渗透到中国历史研究之中,企图颠覆或否定主流历史叙事方式,从而构建一种所谓新的历史意义,以达到其政治目的。揭批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 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马克思曾对虚无主义有过深刻批判。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的内在本质表现为完全的空虚,普遍的物化表现为全面的异化,资本使“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这即是说,当作为人本质展开重要维度的生产劳动变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时,人本身的价值就被虚无了,从而导致虚无主义。同时,资本逻辑还扭曲了社会关系。当资本逻辑虚无了个人的自我存在,也就等于虚无了他人的存在。这就使正常的社会关系被扭曲和异化,资本逻辑成了理解和建构社会关系的最深层原因。另外,资本逻辑也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在资本驱使下,每个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资本积累,把人和自然都变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和因素,不断扩大物质生产和消费规模,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为支配与统治的关系,生态危机成为必然。 中国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后现代主义叙事方式传播 从时间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登陆中国与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沉渣泛起具有一致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最基本特征在于“反”,如反本质主义(主要是反中心主义)、反权威主义、反启蒙主义、反权力话语等。但这种“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对”,而是一种消解或解构。因此,解构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主义者为了解构之目的,精心选取了复制、拼贴、移植、拷贝与戏仿等方法来消解人们对深度意义、终极价值、永恒真理等的追求。而这恰好成了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所借用并大肆发挥的叙事方式。事实也的确如此。 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借用后现代主义叙事方式,先预设好一个能表达自己政治意图的结论,然后采用解构主义的方法去“发现或发掘”能够印证自己结论的所谓离奇史料进行具有煽动性的片面论证,貌似“有理有据”,并通过捕捉大众猎奇心理开拓自己的市场。在新媒体时代,他们还会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自己的市场,使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 虚无党史国史中的定论是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核心内容 中国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 “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大肆翻案,只要是中国共产党极力倡导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极力将其虚无;只要是中国共产党极力反对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极力将其美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