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依靠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民族勇气,开辟弱国打败强国的中华民族复兴的新道路,是“抗战精神”的独有特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生产力、军力、民力,都远不如日本,敌强我弱的国情军情,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开拓新的理论思维和作战形式,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首先,实行全面全民族的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及作战原则,创造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的作战形式。 制定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成功战略,弱国要战胜强国,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不断削弱敌人;积小胜为大胜,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转换敌我力量的对比,夺取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抗日战争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四个基本特点,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认为相持阶段是抗战时间最长、最艰苦,但它是转换中日力量的“枢纽”。持久战三阶段理论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全国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实行全国总动员,全民、政府和军队团结一致抗战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此,提出建立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抗日武装力量体制,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最佳组织形式,以激发广大军民的爱国主义热忱,发挥全民族抗战的自觉能动性,“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11、509页)从而形成陷日军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以弥补中国军民武器装备落后等不足。 决定战争的胜负,除了要有军事、经济实力和精神支撑外,还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方针。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特别是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正是按照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和游击战理论,一步步走向胜利,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史奇观。战后,日本著名学者伊藤宪一把毛泽东的持久战思想归结为“以动员人民的战略和游击持久的战略,来实现弱者对付强者的战略理论”。(伊藤宪一:《国家与战略》〈中译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4页)原日本大本营参谋山崎重三郎认为“世界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游击战争,但只有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进行的游击战堪称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他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日]《丸》杂志,1965年12月号)基辛格在1957年所著《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评价:《论持久战》的显著特点是善于作敌我情况的对比,善于将列宁主义的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打败日本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持久战思想。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说明,先进的军事理论,对于弱国战胜强国,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由于抗日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中国军民以正规战与游击战、前方与后方、武装与非武装、公开与非公开、军事与经济、文化等手段,密切结合,特别是敌后战场的广大军民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战术,使日本侵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凶残的日本侵略者。 其次,开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战略夹击的战略格局,是中国人民的独特创举。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进行的,在反对日本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国民党军队担负着正面战场的作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担负敌后战场的作战,形成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两个战场。这一特殊的战争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乃至中外战争史上都绝无仅有。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正面战场起主战场的作用,而敌后战场的开辟,也可以独当一面,它打乱了侵华日军前线与后方的区分,变战略内线为战略外线,变战略包围为战略反包围,与正面战场相呼应,对日军构成两面夹击的有利战略态势,这是中国能坚持持久抗战,最后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有效作战模式。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 (作者: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