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适逢其时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魏明孔 参加讨论

    习近平同志在致第22届世界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明确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中国经济史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与理论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和重要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当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史话语体系,不但是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还将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探讨更加深刻。
    中国经济史学研究,已经走过100多年的历程。在西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19世纪晚期从历史学中分立而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原来历史学中的经济内容,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加以分析和解释了。如果从《史记·货殖列传》为标志的“食货之学”开始算起,中国传统经济史学的历史便已超过2000年。近代以来,我国经济史研究出现过两个高潮:其一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的1927—1937年,一大批仁人志士努力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使得经济史研究的实践性和理论针对性非常强;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这一时期经济史的发展也有曲折,但从整体上看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黄金期,呈现出全方位拓展和纵深发展格局。
    目前,中国经济史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其首要原因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相应,对中国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史的探讨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形成了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就整体情况而言,中国经济史领域近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一,在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学术新作迭出的前提下,与现实中的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在体现学术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现实借鉴意义;其二,在防止学术研究碎片化的同时,并不影响学者对经济史问题研究的精细化和深入进行,有助于整体性认识的精准和提升;其三,在理论方法上持续进行多样化尝试的同时,计量研究、量化分析方法得到特别重视;其四,在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国外理论方法的同时,建立经济史研究的中国自身的“科学范式”“话语体系”及学术主体性等思考和探索方兴未艾;其五,经济史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出版,呈现良好势头,同时文献数据化的进展、专题数据库的建立,为经济史研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为一些课题进行量化研究创造了条件;其六,经济史教学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大学的经济学院先后成立经济史学系;其七,一些中青年经济史学工作者脱颖而出,已经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特别是近年来从国外学有所成的年轻学者不断补充到国内经济史学界;其八,经济史越来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其中一些有较高声望的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转向经济史。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史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源于西方的后现代史学思潮开始渗入大陆的中国史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青年学者中似渐有流行之势。再如量化经济史学,虽然对活跃经济史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不小的争议。有些量化研究的成果,过分追求模型,对于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关注不够甚至熟视无睹,背离了经济史研究的主旨,被一些学者批评为“为模型而模型”。也有一些量化研究的论著,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最终推导出一个非常浅显的常识性结论。经济史研究方法需要百花齐放,要根据研究对象和具体占有的史料情况,来确定采取比较合适的一种或数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