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拾取散落于秦地的瑰宝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赵硅 参加讨论

    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发源地之一,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周、秦、汉、唐……十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其历史文化艺术宝库中,除了帝王宫殿、坛庙、陵墓、寺观等等之外,还有一份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这便 是民居宅地。其民居建筑艺术中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独具特色,它的价值在于它是历史文化的写照,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十分密切,反映了陕西这一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和审美观念。它们是华夏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近日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一书,是作者王山水用27年的时间,对陕西传统民居中的木、砖、石,雕刻图案进行精心拍摄、潜心研究的丰硕成果。该书从作者拍摄的万余幅照片中精选出2000余幅图片,并引经据典地用近30万字的文字诠释,是一套图文并茂的大部头图文书。此书的出版,填补了陕西省对传统古民居中“三雕”所涵盖的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空白。书作者王山水,操着地道的秦语,却是正宗的鲁人。他以“山水”入名,但不拍山水,却专拍陕西境内的传统民居“三雕”,将散落于民间的木雕、砖雕、石雕用镜箱收于一处,边拍边打磨,集腋成裘,终于“成器”。当我们拿到他历经20多个春秋的辛勤劳作——《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时,不免生发出由衷地叹服。
    孩童记忆伴终生
    王山水的童年是在山西度过的。人们皆知“地上的文物看山西”,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他被那些民宅、隔扇门窗的裙板组雕所吸引,那一段段古典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让他着迷,并深深地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自他到陕西工作之后,又亲眼目睹了秦砖汉瓦、唐风遗韵,在如烟岁月中,被风吹雨打,而变得迷离惝恍。他曾去过的古村落,原本极富地域特色的民居,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被隆隆的现代建筑机械所吞噬。倒是那些祖辈相传的民居,房屋构件的木雕、砖雕、石雕作为人类“道法自然”的建筑历史,仍在传递着缕缕秦风汉韵。他认为唯有摄影的纪实功能,可以真实地记录这些即将消失的艺术瑰宝,于是在诸多的摄影题材中,选择了聚焦秦地民居中的“三雕”。他的拍摄工作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他的脚步是从铜川周边开始的。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砖石建筑构件,有的被拆毁遗弃,也有的因年久失修,已摇摇欲坠即将坍塌。所有这一切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致使他加快了寻觅散落、遗存于秦地古建筑的速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