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教化人生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老子、庄子的影响,自然美、朴素美已融入民众的骨髓之中。书中的“三雕”反映的主题多为宣扬“仁、爱、仁者爱人”的思想,书中的二十四孝画面,就是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体现,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是表现在民宅建筑文化上的民族传统。还有许多传统文化都有寓意性的表达,其图案既具有美观的装饰作用,又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其作品赋予了自然或人造物、虚拟物的吉祥寓意。如“榴开百子”“五福捧寿”“喜报三元”等画面中强调曲折含蓄的“象外空间”,使人感到寓意深刻,神游物外,从而得到心灵的超脱和慰藉。岂不知远在古昔,那宅主人会将这些身边的“三雕”内涵向他的家人、子孙言传身教,真正起到座右铭及教化众生的作用。这本书对于研究我国地域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其蕴含的传统道德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积极作用。 《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的作者将散落在陕西传统民居中的建筑构件,用摄影的方式将它们“定格”。我们通过这些记录着宋、元、明、清、民国,跨时七八百年之久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性图案,“透视”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这不仅凝聚着劳动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同时也记载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历史,还寄托着祈求平安吉祥的理念,从而成为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陕西传统民居雕刻文化研究》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收集研究,且做了大量的考证和整理工作,成为传承文化、教化国民素养、促进各地域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珍本。该书为陕西民居中雕刻图案之大成,让木雕、砖雕、石雕大放异彩,在传承秦地文化中功不可没。在“让民间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泽被后世”的守候中,王山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作者:赵硅,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