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王明辉:担当与使命——考古学的时代性(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王明辉 参加讨论

    提升考古学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
    考古学话语体系由诸多关涉中国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大问题所构成,其主要特征是:第一,考古学话语体系的形成是以成熟的考古学理论,特别是成熟的田野考古学理论体系为基础的,是考古学理论体系发展的高级阶段。第二,考古学话语体系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念认同,而且话语体系的形成也有助于这种价值观念认同在社会中的建立,这也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第三,考古学话语体系是以鲜活的实物资料体现出来的。它的存在形式与其他学科差异明显,这就决定了考古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既要立足于我们自身的考古学语言,又要植根于普通民众对中国考古学的基本要求,还要注重话语体系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考古学话语体系经历了历史性转化。起初,我们几乎全盘接受了苏联考古学理论;后来,在中国考古学恢复重建阶段,几乎又不加反思地转而求助于西方的考古学话语体系,成为西方考古学的“搬运工”。新世纪以来,考古学话语体系随之朝着中国化、时代化转换,思考自己的问题,阐述自己的实践,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考古学体系,我们开始拥有了足够的考古学理论自信。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我国考古学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尽管我国是考古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上,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尽管我们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越来越密切、频繁,但与国际考古学界进行平等对话尚需时日。
    这主要表现在,在全球性或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学者很难参与国际学术前沿问题的讨论,更难提出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或观点,而主要是介绍一些中国的情况和新发现。很少有中国学者在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发表有重大学术意义的学术论文,或在国外出版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在学术交流方面,较少向世界输出中国自己的考古学知识、理论和方法。尽管我们的一些学术观点也为国外学者所注意或引用,但仍然没能产生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理论和方法,难以在国际上进行较量与竞争。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考古学话语体系,关键是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善于提炼标识性、融通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使我们在价值问题上从被动转向主动,为我们树立融通世界话语的典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