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历史上的“黄金古代”:“三代” 中国传统历史思维一直有一种回归“黄金古代”的憧憬,这就表现在“三代”这个关键词一再地出现在传统中国历史论述之中。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46)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国之黄金时代。孔子常将“三代”加以美化,取之而与春秋时代互作对比。孟子回顾历史,更归纳一条历史的定律,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47)孔孟历史思维中的“三代”论述,常与“道”之存灭合而观之。 作为中国历史思维中的“黄金古代”的“三代”,在儒家以及中国史学家的历史论述中,常常作为现实世界的对照系与反命题,因而具有“反事实性”(counter-factuality)之特征。我已在新刊拙著中详加析论,(48)此处就不再赘述。 本文检讨并归纳中国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中常见的几个关键词。首先,根据本文的讨论,中国史学家论述历史研究之目的,最常见的关键词就是“通”与“经世”。自司马迁之后,“通古今之变”一直是被中国历史家悬为治史之鹄的。所以,《通志》、《通典》、《文献通考》在制度史写作上落实“通”之理念,而《资治通鉴》则是以编年体叙述史实,以资统治者之镜鉴。中国史学之所以特重“通古今之变”,乃以“经世”为治史之目的。中国史学家不仅用心于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变世界。 其次,关于历史发展之动力,中国史学家聚焦在“势”、“理”及“礼”等三个关键词。但是,中国史学家固然重视“势”或“理”等集体性之元素或结构性之力量,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此种历史中的“势”或“理”,是机械论(mechanism)意义下之必然规律;他们同时强调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之主动性,主张“人”在历史之流中是具有“自由意志”(free will)的行动者,应兴起心志,因“势”而引导,引领历史中“善”的动向。 复次,中国历史思维中关于历史运行之法则,最常被使用的关键词就是“道”与“心”。中国史学家深受儒学价值之浸润,深信历史中“道”之有无即为治乱之指标,而其关键尤在于历史的核心人物统治者的存“心”。凡此皆显示:中国历史思维中充满健动的乐观主义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最后,“三代”在中国历史思维中成为中国史学家心向往之的“黄金古代”。中国史学家常常取理想化了的“三代”,以批导现实政治,有心于将现实世界的“实然”转化为道德的“应然”。中国史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在此种转化世界的信念中,为之彰显无遗。 从本文所探讨的中国历史思维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史学家撰写史著之目的、历史之驱动力、历史运行之法则,或他们对“黄金古代”的向往,都可以显示他们非常重视历史之流中“人”的主动性角色。他们相信“人”不是被客观结构所宰制的客体,“人”可以挺立心志而成为历史中旋乾转坤的中流砥柱。所以,在中国史学家眼中,读史的目的不在于积累诸多历史事实以致玩物丧志,而在于经由读史而受到古圣先贤的感召,起而致力于淑世、经世、救世之事业。 注释: ①章学诚:《原道下》,收入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2,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9页。 ②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龙门书店1976年版,第57页。 ③钱穆:《史学导言》,《钱宾四先生全集》第32册,联经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8页。 ④黄俊杰:《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第2章:“中国历史写作中史论的作用及其理论问题”,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年版,第55—86页。 ⑤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3,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321—337页。 ⑥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⑦金富轼:《三国史记》,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64年版。 ⑧参见苗威:《关于金富轼历史观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3期,第101—108页。 ⑨连横:《台湾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⑩参见陈昭瑛:《连横的〈台湾通史〉与清代公羊思想》及《连横〈台湾通史〉中的“民族”概念:旧学与新义》,载于陈昭瑛:《台湾与传统文化》,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104—124,125—144页。 (11)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载班固:《汉书》卷62,艺文印书馆1956年据清光绪庚子长沙王氏校刊本影印版,第1257页下。 (12)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13)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14)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参考Hok-lam Chan,"'Comprehensiveness'(Tung)and 'Change'(Pien)in Ma Tuan-lin's Historical Thought",in Hok-lam Chan and Wm.Theodore de Bary,eds.,Yüan Thought:Chinese Thought and Religion under the Mongol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2,pp.27-88。 (16)马端临:《经籍考》,载《文献通考》下册卷19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22页。 (17)章学诚:《答客问上》,载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5,第470页。 (18)司马光:《新校资治通鉴注》卷69《魏纪一》文帝黄初2年(221年),世界书局1976年版,第2187页。 (19)司马光:《新校资治通鉴注》,《进书表》,第9607页。 (20)章学诚:《浙东学术》,载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5,第524页。 (21)《史记》第3册卷17,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01页。 (22)《史记》第7册卷65,第2169页。 (23)Peter Burke,"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 in a Global Perspective:10 Theses",in Rüsen,ed,Western Historical Thinking:An Intercultural Debate,Berghahn Books,2002,pp 15-30. (24)朱熹:《古史余论》,载《朱子文集》第7册卷72,第3639页。 (25)朱熹:《古史余论》,载《朱子文集》第7册卷72,第3639页。 (26)叶适:《治势》,载《水心先生文集》卷4,台湾商务印书馆1965年四部丛刊初编缩本,第53上半页—下半页。 (27)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载《二程集》卷6,中华书局1981年新校标点本版,第3—7页。 (28)张载:《经学理窟》,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新校标点本,第256页。 (29)另详黄俊杰:《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第6章“儒家历史解释的理论基础:朱子对中国历史的解释”第184页。 (30)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39《义刚录》,载《朱子全书》第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296页。 (3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2册《成公十三年》,中华书局1981年,1990年版,第860页。 (3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册《僖公十一年》,第338页。 (3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册《隐公十一年》,第76页。 (34)司马光:《新校资治通鉴注》卷1《周纪一》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第2—3页。 (35)朱熹:《论语集注》,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3《公冶长》,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页。 (36)朱熹:《论语集注》,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4《泰伯》,第106页。 (37)朱熹:《论语集注》,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8《季氏》,第171页。 (38)章学诚:《答客问上》,载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5,第470页。 (39)司马迁:《史记》卷61《伯夷列传》,艺文印书馆1956年据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版,第852页。 (40)朱熹:《答陈同甫八》,《朱子文集》第4册卷36,第1464页。 (41)朱熹:《答陈同甫九》,《朱子文集》第4册卷36,第1466页。 (4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扬录》,《朱子全书》第14册,第121页。 (43)朱熹:《答陈同甫六》,《朱子文集》第4册卷36,第1458页。 (44)朱熹:《孟子集注》,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7《离娄上》,第285页。 (45)王夫之:《读通鉴论》,载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0册,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181—1182页。 (46)朱熹:《中庸章句》,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37页。 (47)朱熹:《孟子集注》,载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7《离娄上》,第277页。 (48)参看黄俊杰:《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第115—120页。 (《史学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