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矿产资源开发对族际交往的促进 民族之间的接触,必须借助于媒介,要么是政治、经济的行为,要么是文化、科教的行为,矿产资源开发则属于经济的行为。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矿产资源开发对于族际交往的促进作用是客观而巨大的。 (一)增进民族了解与互信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保持与其他民族之间正常的信息传递。只有借助信息传递,一个民族才能从外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才能促进自身的进步。在民族交往的多种功能之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障民族之间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为信息接受者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所需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时至今日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新媒介已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非接触的信息获知能力大为加强,但对于增进民族感情与认同来说,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更加有效。 “你看矿区周围全是草地,藏民在周围放羊,他们也很好奇,不知道我们喷淋提取金子的设施是干嘛的。有时候进入矿区,由于语言不通,常常指指画画,通过肢体语言与我们交流,藏族妇女特别喜欢我们矿区用过的塑料桶,指着塑料桶比划一阵子,意思是想要,我们就点个头,她们特别高兴,后来才知道她们要背水,塑料桶能够派上用场。久而久之,熟悉了,有桶子就叫她们来取,她们也就很高兴地给我们致礼。而在矿上工作的藏族,如运输司机,刚开始也是语言不通,容易发生误解,但时间久了,互相就是适应了,但藏族职工说话算话,不能哄他,要少批评多表扬,他们就高兴,否则就会生气,尥蹶子,不干了。再后来,有些经常运输矿石的藏族司机闲暇之余也和汉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起抽烟,聊天,渐渐地互相能够听懂对方的话了,也一起喝起了啤酒,甚至有些藏族司机还请要好的汉族职工去家里做客,家里煮了新鲜的牛羊肉就会用塑料袋装几块带到矿上来。人呀,不管是哪个民族,只要用心接触,真心对待,都会互相了解而成为好朋友的。”(王某华,夏河冰华公司职工)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主要技术人员均为汉族等其他外地职工,他们在与当地政府、村委会、村民打交道的过程中,密切接触,互动交流,进行着有效的信息传播。因为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使得不同民族之间有了更加直接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矿产资源企业内部汉藏职工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都属于平等、友好的民族经济交往,这些交往保障了互相之间信息传俤渠道的畅通,也让互相之间加深了双方文化与习惯的理解,多了对对方的认同。如玛曲格萨尔矿的汉族职工就知道藏族不杀生,草原上的獭兔虽然很多但不能猎取,草原上虽然有虫草,更不能捡拾。这些都是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基于对当地传统文化禁忌与文化的了解而对当地群众给予的尊重,藏族职工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与技巧,在最开始的工作过程中都是由汉族职工手把手的帮教,所有这些日常交往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都增进了汉藏民族间的互信,打破了甘南州偏远封闭山区原有的场域,给当地带去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观念的更新,以及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谐共处的思想精髓,这一思想直接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实现社会整合的辩证关系。无论在格萨尔实业公司,还是在早子沟金矿,抑或是忠曲和夏河加甘滩金矿,通过汉藏职工的接触、汉藏民族的交往,促进了民族了解与互信,实现了小企业大社会的有机整合,即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7]。 (二)促进多元信仰融合 在甘南州的任何一个矿区,只要是平硐开采,平硐上方或左右两边,都会建有大小不一的房子,里面供奉有山神等神像,是存在于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一种祈福文化。如早子沟5号平硐的庙宇,正中间供奉的是观音像,左边是山神,右边是财神,三位神仙牌位前各有香炉,香烟缭绕。经询问,观音和财神是老板从当地藏传佛教寺庙请来的,祈求观音保平安,财神保发财,而山神是每一座山的守护神,属于就地供奉,因为采矿过程中钻地打洞,难免会惊动山神,因此好生供奉,祈求山神保佑。如早子沟二号平硐、一号平硐等其他平硐以及碌曲忠远金矿修建的庙宇比较小,只供奉一个山神。采矿的老板们为了祭祀山神,让山神更好地保佑他们,每年都会过山神节,山神节为阴历三月十六,采矿队伍的老板和主要管理人员汇聚一堂,举行隆重的祭祀山神活动,不但要放炮烧香,而且要磕头行礼,还要供上上等水果,甚至杀鸡宰羊予以祭祀。经与矿上管理人员访谈,得知凡是开矿的,尤其是地下开采的,都会供奉山神,祈求山神保佑井下作业安全;至于供奉财神和观音,则必须到佛教寺院专门去请,请与不请取决于老板的心愿,但山神是采矿行业的人普遍要供奉的。而在合作市的调研中,遇上了一名叫郑成的中年人,他是去合作开矿的汉族老板,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放弃了开矿的营生,进入了当地藏传佛教寺院,皈依了藏传佛教。 故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山神、财神、观音的供奉,尤其是汉族老板从藏传佛教寺院恭请财神与观音,与山神一起供奉祭拜,体现了多元信仰的融合。而部分汉族开矿人士对藏传佛教的皈依,更是体现了资源开发中信仰的相互影响。 (三)加快了当地社会结构分化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秩序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作为“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8]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首先,社会结构由若干要素组成。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活条件的角度来看,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和文化。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看,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三大类,或者说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三个基本活动领域。从构成社会的人群类型来看,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家庭、阶级(阶层)、种族、民族、组织、社区等。其次,各组成要素处于特定的关系之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以社会结构的状态区分,社会结构可分为静态的社会结构和动态的社会结构。静态的社会结构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动态的社会结构指各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如果以社会结构的层次区分,社会结构可以分为狭义的社会结构和广义的社会结构。狭义的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各组成要素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承担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模式,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空间上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着这一位置所形成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各组成要素之间持久、稳定的相互关系,是指高度模式化、制度化的社会关系。在甘南州的广大藏族农牧民村庄,只要有矿产资源开发的地方,当地藏族村民的收入要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如在早子沟金矿旁边的黄可一合和道昂然村,不但有家人在矿上工作,每家每户都有年收入八万元左右的生态补偿款,也有部分职工从事矿上绿化、建筑等承包工程,成为当地经济收入较多的村民。部分藏族群众与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人员合伙或参股入股,共同开发矿产资源,成为藏族群众中的老板,家有豪车如丰田霸道等,家中所住房屋十分宽大而气派,不但在村中修建有藏式的三层框架楼房,而且在县城、合作市甚至在兰州都购买商品房,其子女也多在县城或者在教育水平较好的临洮中学就读。这些藏族群众中部分人员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群众成为矿产资源企业的员工,甚至成为中层管理干部,其家中的经济状况也较同村中藏族群众家庭要好,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持更加重视的态度。距离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较远,与矿上没有多大联系的村庄,相较于与资源企业相邻的村庄,其经济发展程度要稍微低一些。因此,矿产资源开发促使当地藏族群众的社会分层加速且十分明显。 矿产资源开发的外生性决定了其开发的民族性,不同民族因为矿产资源开发而产生了接触、交流,因此可以说矿产资源开发是甘南州民族交往的一种媒介,对族际交往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甘南州的矿产资源开发,其外源性决定了不同民族之间尤其是汉藏民族之间以资源开发为媒介,发生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互动与社会变迁。矿产资源开发带给当地社会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的增长与就业机会的扩大,更多的是汉藏民族之间的接触、了解与认同,为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鹏.社会学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 [2]高永久.西北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16. [3]Milton M.Gordon,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and National Origin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32. [4]William A.Haviland,Anthropology[M].New York:Thomson Learning Academic Resource Center,2003:92. [5]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12. [6]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36~437. [7]费孝通.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与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00(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