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论蒙古族游牧生产方式的保护与恢复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 包玉山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包玉山,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包玉山(1962- ),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游牧经济、区域经济。
    内容提要: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文化的核心,游牧文化和草原之间是互为前提、互为结果的关系。蒙古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游牧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天然逻辑。只要这一特殊环境条件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游牧生产方式就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和必要。游牧生产方式保护与恢复,具有文化多样性价值、生态安全价值、生态伦理价值、经济开发价值和后现代价值。研究和探讨游牧生产方式的保护和恢复问题,不仅具有理论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
    Nomadic production mode is the core of nomadic culture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nomadic culture and the grassland is that of mutual precondition and mutual result.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 of Mongolian plateau is the natural logic for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omadic production mode.If there are no basic changes in this specific environment,the nomadic production mode has its reason and necessity for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The value of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is mode is decided first by its ecological nature.Meanwhile,it also has cultural diversity value,ecological safety value,ecological ethics value,economic development value and postmodern value.Therefore,making studies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nomadic production mode is of both theoretical value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关 键 词:蒙古族/游牧生产方式/生态本质/保护与恢复/Mongolian/nomadic production mode/ecological nature/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从初始意义上讲,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又在适应其周围生态环境过程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同时,不同民族又通过其文化适应着各自的生态环境。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是蒙古高原这一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他们在适应该环境过程中共同创造了游牧文化,并通过游牧文化适应和保护其生态环境。
    游牧生产方式是游牧文化的内核,也是游牧文化得以形成的土壤和基础。没有蒙古高原这一特殊生态环境,独具蒙古特色的游牧生产方式和游牧文化便不可能形成;没有蒙古特色的游牧生产方式和游牧文化,蒙古草原也不会完整地保留至今。因此,蒙古高原和游牧文化之间是一种互为前提、互为结果的关系。游牧生产方式是指游牧民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是游牧民与自然界之间、游牧民与游牧民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游牧经济、游牧畜牧业、游牧生产方式、游牧文化”等概念虽然在内涵上有所不同,但其内容相互交叉和重合。因此,本文在重合意义上使用上述概念。笔者主张保护和恢复游牧生产方式,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的传统游牧生产方式上去,而是指具备完善的防灾设施、充足的饲草料储备、现代化的游牧生产工具等条件下的现代意义上的理性回归。
    一、游牧生产方式的消失之因
    中国历史上,直到明朝时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以长城为界,有着明显的分界线,长城以南是农耕文化,长城以北是游牧文化。中原沃土孕育了华夏文化,华夏文化自然又是农耕文化。中原适宜的气候和稳定的农业生产刺激了人口增长,迅速增长起来的人口又因其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问题而不得不四处迁移。历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就是一个证明,而他们的迁徙在北方又遇到了游牧文化的抵御。由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南北对峙的记载,同时也形成了你来我往、北上南下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交往。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这种长期碰撞和角力的结果,是中原农耕文化最终冲破了草原游牧文化圈的堤坝,冲向草原。中原农耕在四处扩散的过程中,把中原农耕文化带到了各地,开始影响周围邻近地区的各民族及其文化。这些邻近地区的民族生活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中原农耕人中间,不得不学习或效仿他们的文化,以适应他们的文化和习俗。适应的结果,渐渐地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最后彻底融入中原农耕文化体系中。这样变迁的结果,游牧人变成了农民,昔日之牧场变成了今天的农田和沙漠。因此,中原农耕文化扩散的过程也就是其周围地区其他民族文化的萎缩甚至消失的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原周围地区其他民族文化类型比中原农耕文化落后理应淘汰,而只能说明这样一种事实:中原周围地区的其他民族文化类型作为少数人的文化无法得到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原农耕人的认可和接受,也无法抵御中原农耕文化的扩散和流入。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总人口为2470.6万人,其中具有农耕文化背景的汉族人口有1965.09万人,占总人口的79.54%。这种人口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必然转化为文化上的绝对优势,能够熔化和同化周围的其他文化类型。另一方面,农耕文化在草原地区成为主导文化之后,农耕文化意识得以有形化、制度化,成为约束该区域人们行为的正式制度,并对内蒙古草原生态产生了破坏性的作用。[1]如地方政府实施定居、承包、围栏、围封转移等政策和制度的结果,牧民定居了,草场变得更加狭窄和细小化了,传统的典型的游牧生产方式却被强行消灭了,冬营地和夏营地之间移动的具有半游牧性质的“游牧生产方式”零星分布于内蒙古牧区的一些个别地方,只能在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夹缝之中苟延残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