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选手在表演《抬花轿》。当日,“首届全疆戏曲表演大赛”分别在乌鲁木齐赛区和昌吉赛区开赛。 崔志坚 摄 关注 11月26日至12月5日,首届全疆戏曲表演大赛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疆6个专业戏剧团体的114名专业演员与250余名戏曲爱好者报名。由于报名人数众多,比赛前,大赛组委会特地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增设了分赛区。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从初赛到决赛,无论是专业组还是业余组,每场比赛都吸引了大量慕名来观看的群众。这些无不证明着新疆各族群众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刘明秀:唱响新时代的新疆曲子剧 在本次大赛业余组的决赛中,玛纳斯县七彩凤城艺术团的刘明秀与团友们共同表演了新疆曲子剧传统剧目《拾玉镯》。虽是传统戏目,但因该剧在音乐和唱词方面进行了现代的处理,带给评委与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玛纳斯县七彩凤城艺术团表演的新疆曲子剧在当地可是小有名气。每年,刘明秀随团里进行大大小小的演出多达50、60场。“群众的婚丧嫁娶,也喜欢请我们去唱一段。”刘明秀说,在玛纳斯县,汉族、回族甚至维吾尔族等群众,都很喜欢听新疆曲子剧,而且大部分都能唱上一段,她们都是听着父辈们唱新疆曲子剧长大的。 “新疆曲子剧虽没有京剧、豫剧那样成熟、大器,也没有川剧、龙江剧的变脸、耍手绢的绝活,但独具新疆特色,是多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因为亲切,所以大家喜欢听,并且已经深深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特别是近几年,新疆各地曲子剧创作与表演都越来富有时代特色。”刘明秀说,除了尝试着用新的方式演绎传统剧目外,仅玛纳斯县七彩凤城艺术团原创的新疆曲子剧目就有十余个,这些剧目大都是表现当下新疆群众生活的,比如《湿地公园》《选村官的日子》等。 “我们还尝试着将新疆曲子剧融入手鼓、冬不拉等乐器,进行串烧式的表演,也受到了群众的喜爱。我们认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新疆曲子剧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刘明秀说。 孟超:学戏曲可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看着舞台上穿着黄梅戏戏服表演的孟超,怎么也无法想象,他从事的是新媒体工作。1983年出生的孟超,是新疆触彩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一年前因为工作原因从北京来到新疆。 “小时候只是喜欢听黄梅戏,正式学戏是在4年前。”孟超说,在北京,各类民间的剧社比较多,而且80、90后的年轻人也不少。“在下定决心去学之后,发现站在台上,提起精气神地那么一唱,顿时,工作中的压力与疲劳全无。”孟超说,“其实,学唱戏就和学唱流行歌曲一样,可以成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特别是黄梅戏,曲调清新、婉约,比较适合年轻人。” 孟超建议年轻人不要与戏曲艺术有心理上的距离感。一听是戏曲,就认定自己会听不懂。其实,静下心,从现代戏听起,把听戏当成娱乐,你会发现并不难懂。为了参加比赛,前几天,孟超在单位排练时,吸引了许多年轻同事。大部分人听完后都感慨:没想到,原来黄梅戏这么有意思啊。 到新疆之后,孟超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新疆票友。所以,一听说有比赛,立刻报名参赛。在本次大赛中,他仅碰到了两名表演黄梅戏的参赛者。“现在,除了工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通过网络发动、建立一个新疆的黄梅戏社团,并且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因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年轻人的责任。” 孟超说,这一年多,他已经喜欢上了新疆。不久前,他还带着远道而来的父母,观看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新疆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很包容的地方。我相信我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何美仪:要成为戏曲艺术的传承者 来自石河子市第二小学的何美仪,是本次大赛中年龄较小的参赛者之一。在比赛中,她演唱的是豫剧选段《抬花轿》。虽然只有11岁,可站在舞台上,何美仪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有板有眼。 “广场上爱唱豫剧的大妈们是我的启蒙老师。”何美仪对记者说,在她5岁时,每次去广场玩,总会被唱豫剧的大妈们吸引过去。“开始是觉得曲调有意思,慢慢地就开始好奇她们唱的内容。我会追着大人问大妈们唱的是什么意思。后来我也跟着学唱起来。”看到何美仪如此喜爱豫剧,8岁时,妈妈给她找了一个专业的老师,现在的何美仪已经学会了6-7个豫剧的选段。 何美仪说,她经常会参加学校和社区等组织的活动。“除了表演,我还经常会给同学们分享一些我学到的豫剧知识。”在她的带动下,周边的几个同龄的孩子也加入了学豫剧的行列。2年前,何美仪还参加了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我的梦想是考中央戏曲学院,我要成为一名戏曲艺术的传承者。”何美仪说。 何铁军: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本土化 本次大赛评委、乌鲁木齐市京剧团副团长何铁军说,这次大赛带给他几个惊喜。除了报名人数多外,报名的剧种也多。参赛的剧种不仅有京剧、秦腔、豫剧、新疆曲子剧外,还有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其次,参赛的民族多。除了汉族外,还有维吾尔族、回族、俄罗斯族。同时,参赛者的年龄呈现多样化,50岁以上的占1/3,30-50岁的占1/3,30岁以下占1/3。 “这些现象是可喜的,不仅说明戏剧艺术在新疆这片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拥有了新的活力。”何铁军说,新疆人是有爱戏曲的传统的。100多年来,新疆曲子剧的发展与传承就是 最好例证。“特别是新疆曲子剧将多种地方戏与新疆本土文化融合,这也体现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广泛认同。” 本次大赛为专业院团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为群众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为如何推动我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新疆曲子剧的形成与发展是其他戏曲种类可以借鉴的。”何铁军认为,要让戏曲艺术在新疆繁荣与发展,需要满足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他建议,大家要努力创新,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能够本土化;也让新疆的歌舞多与戏曲相融合。 2015年11月26日,乌鲁木齐赛区专业组比赛环节,乌市京剧团的演员在表演《天女散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