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德苗寨旅游“工分制”模式的社会基础 乡村旅游乃至乡村经济的发展实行何种制度仍然是现阶段的重要困惑。在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有的坚持“家庭主导型”,有的为“政府主导型”,有的为“公司+政府+旅行社主导型”等。郎德苗寨全民参与的工分制模式至今还没有其他村寨尝试,这不是说此一模式不好,而是这一模式在现在的环境下难以执行。工分制的核心在于全体村民的合作与利益共享,其经济制度的背后需要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经济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市场是经济体的组成部分,而经济体又是广义社会体的部分。波兰尼强调市场经济并非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人类的经济是附属于其社会关系之下的。他不会因要取得物质财物以保障个人利益而行动;他的行动是要保障他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力及社会资产。只有当这些物质财物能为他的目的服务时他才会重视它”[3]113。 经济、社会制度的设计并不是任何个体任意的,任何政策和制度都是协调不同个体的利害关系,以社会合作的形式更大地实现个体的价值。当然,任何个体和家庭均有不同的利益需求,但人类是类本质的存在,人是社会的,其价值观也是社会的,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合作,从合作中取得发展。先秦儒家荀子在《富国》中强调“社会”的作用,提出“人之生,不能无群”,而“群”的形成与发展则需要“规则”:“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上郎德苗寨工分制的形成在于郎德苗人内部的不断协商与对话,将村民不同的利益进行充分考虑,最后形成集体行动。一个小型社会的制度设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沟通、谈判,以选择最优的方式。郎德苗寨工分制的制度设计何以能够形成,其深刻背景在于郎德苗寨的社会基础,在于苗族文化的集体行动逻辑和价值体系。 (一)上郎德苗寨形成的历史与社会构成 上郎德苗寨属父系社会,有陈吴二姓,清代咸同苗民起义的著名将领杨大陆⑦即为上郎德寨人。郎德苗寨聚落的形成具有一个过程,早期曾建于现在村寨的坡上。根据笔者对其地名的调查,发现现有村寨是过去苗人粮仓及稻田所在地,在村寨中间还有一地名为娃娃鱼出没的地方。 上郎德苗寨历史较为悠久,根据子父连名,较早的家族具有20多代,估计有500年以上历史。据传,上郎德苗寨发展至清代中叶,有70多户200多人,咸同战乱时期,仅存4户15人。战乱之后,因田土多,赋税重,陈家才从舟溪邀请吴家人住郎德,大部分居住于隔河的堡寨,还有一部分吴姓与陈氏结为兄弟,进入郎德上寨。经过休养生息,上郎德苗寨1950年代恢复到50多户,现在发展到130多户550人的规模。 上郎德苗寨开寨始祖为“吴”姓(这一吴姓不是现在上郎德和堡寨的吴姓),吴姓为舟溪人。舟溪吴姓始祖在打猎时,发现一头野猪,瞄准射箭,但走近一看,却射死一个老奶。原来是一个老奶去打猪菜,因吴姓小伙眼睛不好,误以为是野猪。出了人命案,吴姓小伙只身逃到郎德一带。一天,吴姓小伙带猎狗打猎,猎狗跑在前面,并在一个长满浮漂的水塘洗澡。沾满浮漂的猎狗回来后,吴姓小伙觉得找到了定居的好地方,由此在水塘附近定居下来⑧。 “找回牲畜之地”成为山地非汉族群的定居地,这一类型故事在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流传较广。如清水江上游的加池苗寨,相传祖先姜氏也是在老家犯罪,逃到黎平府一带,姜氏三兄弟(其中一个为随母嫁来的兄弟)来到现加池村寨的河边“穰欧”(“穰”为寨子,“欧”为水之意)。因三兄弟的牛到山坡吃草,那里有一片山林和水塘,晚上要将牛赶回家,但牛不肯走,三兄弟觉得这地方牛都留恋,有水且平整,因此迁到现在的村落所在地。都柳江一带的侗族也是如此,堂安侗寨开寨蓝氏因战乱由洛香迁到“德岜”(“岜”为石头之意)。蓝家养有一群鹅,有几天都没见鹅回家,经过寻找,发现那群鹅在深山的水塘里嬉戏,水塘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蓝氏觉得鹅都在这里不想回家,应该是个好地方。蓝家迁来后,塘边的“埯”(侗语所称的一种草)被猪、牛吃后,牲畜都长得好,侗人因此将此地名称为“塘埯”。雷公山格头苗寨开寨故事记载:小丹江罗姓两兄弟到格头一带打猎,天色已晚时准备回小丹江,但不见猎狗。兄弟俩经过寻找,发现猎狗沾满浮漂回来,于是兄弟俩商议,小丹江人口多,这里有水塘,有浮漂,可以种植水稻,因此决定定居格头。 开寨的吴姓居住于“郎德”一带后,因风水好发展到70多户人家。吴家在郎德风水好在于一个老人过世后埋葬的风水好:埋在有细绿坪皮水塘旁边100米左右的地方。那里有葛根的树就从坟里面长出来,而且葛根的根就是从那个死者的喉咙里面长出来的,牛只要舔一下野藤就很肥壮了。这是个风水极好的地方,“族人不食而饱,牛不喂而肥”。问题是吴家很富裕,但吃不得,只吃一点点就饱了。于是吴家请来风水先生,先生就叫他们买了三斤桐油、三斤铁钉以及泥鳅等等,将这些东西倒在郎德苗寨的坡上。到了晚上,响大雷下大雨,大雨将祖坟冲垮,龙脉也冲走了。龙已经出走了,从此郎德吴家不仅能吃,而且胃口相当好,总是吃不饱,很快因为缺吃就穷了,所以他们就认为这个地方已经不适宜居住,就从这个地方就迁到下郎德。吴家到了下郎德后,周边的村寨经常来抢地盘,想把吴家赶走。吴家势力单薄,准备向外求援,听说在台江南官一带有姓余的两个兄弟,一个叫“欧达”(苗语,黄鳝之意),一个叫“欧留”(苗语,泥鳅之意)⑨。余家两兄弟力气都非常大,郎德吴家就想邀请他们过来,共同抵御外敌。余氏兄弟要求吴家拿当地特产看看,看郎德是否值得居住。吴家把望丰河的鱼拿给余氏兄弟看,余家看这里物产丰富,决定迁入郎德。为了将周边的敌人赶走,余氏兄弟选择晚上过来。来之前他们点起很多的火把,用藤子拴着,摇动绳子,所有的火把跟着摇动,如同千军万马。余氏兄弟又找了上百双的大草鞋,留下许多大鞋印。周边村寨以及敌人看到大鞋印,以为个个是巨人大力士,火把多,带的军队肯定也多,因此再也不敢欺负郎德苗寨,敌人也溜走了。 余氏兄弟迁入郎德,由于勤劳耕作,人口很快就超过吴姓。余姓迁入郎德后,与吴姓结为兄弟,不能开亲。到了余氏察兄娄兄时期,因有人偷鱼,娄兄用锄头将偷鱼人打死在水塘。吃了人命官司,娄兄决定逃往郎德上寨,现陈正文家族的祖先就是娄兄,察兄则居住在下寨,原先的吴家也继续居住在郎德下寨。至于老支书陈正涛家族则是劁猪匠后代,当时他们到郎德上寨附近的坡上住,过着打猎的生活,很艰苦,余家后来邀请他们进入郎德上寨。由此,郎德上寨开寨始祖成为余家,作为开寨始祖的余家在郎德上寨具有祭祀权,鼓藏头固定在余氏家族。其他姓氏进入郎德上寨也需要改姓余。 由余到陈。余改陈姓传说有二:一种说法是,咸同之乱,郎德苗寨参与了反清,苗民失败后,清政府对反抗者进行镇压。当时一个姓陈的县长,叫陈斜眼(因眼睛长得斜,故名),为了挽救郎德苗人,因此要郎德上寨余姓改姓陈,就说对抗朝廷的苗人已经绝后,以此庇佑苗人。另一说法是,苗人本来没有汉姓,改土归流后,郎德苗人需要纳粮附籍,因有一户纳粮时用了陈姓,为了简单易行,政府决定所有郎德上寨人户均登记为陈姓。 咸同战乱后,郎德上寨人户少,但国家赋税要照常缴纳,苗人难以承担如此负担,因此陈家从舟溪请吴家来,吴家迁入堡寨。堡寨吴家为第二批吴家,这批吴家与郎德下寨的吴家不属于同一家族,可以与郎德上寨的陈家开亲。第二批舟溪吴家迁来后,有部分吴家因下面的河水涨的洪水太大了,他们过不去了,就在下面桥头那里不知道往哪里走,郎德陈家老祖宗就叫他们过来,分田分地给他们,他们就在这里开始劳作落脚,并且郎德上寨的陈吴结为兄弟,不能开亲,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