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往生的路走好

http://www.newdu.com 2017-10-26 菩萨在线 佚名 参加讨论

原文摘自:《安徽佛教》2011年秋季刊
    一直喜欢调皮地喊母亲“小姑娘”。二OO九年十二月十六日十二时五十六分,半生信佛的她安祥地踏上往生的路。
    “小姑娘”是大伯的三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二叔二婶——我的外公外婆家,给他们当女儿。外公外婆特别喜欢这个漂亮的小姑娘,而母亲也是乖巧聪明,且会与人相处。因养母擅长女工,所以母亲很小就会挑花刺绣,但能做一桌好饭菜的外婆一直没有教会她做饭,而在上辈老人的坚持下母亲读了几年书。
    十九岁时她嫁给我爸,随后性格要强的她通过考试成为纺织厂的一名挡车工,在我大姐不满一岁时她又去上海纺织厂学习,一年学习回来后她成为技术能手,后来还被评为纺织厂标兵和市级劳动模范。
    那时,外婆隔一段时间要去乡下看一直窝居在农村的外公,他老人家不喜欢城里生活,倒是乐意于闲散的乡间日子。碰上这样的时候,才五、六岁的我在家没人带,母亲就只能一早牵着我去三公里外的纺织厂去。那些早晨的路很近,没有公交车的时代走路真的不是很好玩的,多数时候我会“累”得让母亲抱。到了厂里,她会把我放到车间的一角由很多换衣柜围起来的休息间里,然后就去工作,其间,母亲和她的同事会瞅空“杀”进来逗我玩一会儿,有一位阿姨甚至将一只闯进车间的麻雀抓住,用细绳系上给我。那时是没有什么特别饮料的,我渴的时候会喝母亲大瓷缸里的茶,想吃的时候有馒头,但我一般不是很饿的,因为粗纱在纺织前“浆”过,有一种特别温柔的香味,很安神的那种感觉,直到现在有时还在梦里大口大口地品尝这香气。这香气又时常和母亲的体香融在一起,成为我记忆中最温暖的气息,尤其是在自己心情烦躁时,这气味总能让我平静下来。
    一九七六年,父亲脑溢血去世。此时不满四十岁的母亲坚强地支撑起三代七口人的大家庭。她从不对我们说什么,只是一个人坚强地支撑着。不久,下放农村上调回安庆的大姐也开始帮助母亲支撑这个家,为了这个家,大姐到三十多岁才结婚成家。对此,母亲总是很歉意地向她表示感谢,说你为这个家牺牲得太多。一九八八年,母亲到了退休年龄。半辈子以工作来消解内心苦痛的她很难接受这样的现实,这时大姐坚决地陪着她到单位办理了退休手续,因为她知道脆弱而尊严的母亲不想一个人孤独地办完手续再独自回家。随后,母亲去了一个报刊销售点工作,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消遣,在每个月的月底,我们四个子女都会抽空帮她盘账,尽管每个月她所能拿到的工钱很少,但我们都很乐意。
    外公去世前让同乡的一个侄子用板车带到安庆,一周后他老人家在母亲的泪眼中安然去世。又过了很多年,外婆在母亲臂弯里平静地辞别了我们。随后,年岁渐高的母亲身体也开始弱了起来。
    这时的母亲初一、十五会到庙里进香,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不久,家里也请来了观音菩萨像,她每天都小心地敬香、供果。我们去看她时,她会告诫我们不要在供有菩萨的房间里乱说话,而她自己有事去子女家呆几天时,她会十分恭敬地在香炉里插上三支不点燃的香,以示请假。母亲这时的生活十分有规律,精神生活也很充实。
    二OO九年一月十六日,因心脏瓣尖钙化和肺部积水,坚强的“小姑娘”由安庆转往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其间正是春节前后,我们在医院对面的小宾馆租了一个标准间休息,饿了就去边上的小吃摊简单地弄些吃的,只是希望母亲能坚强地渡过难关。夜里的风总是很坚硬很锋利,而姐弟四人轮流换班陪伺多是在夜里十点钟,瑟瑟的风没有让我们退却,都坚信“小姑娘”能坚强地站着走回家。果然,在签了两次病危通知单后,正月十六我们带着康复的母亲回了家。
    回家后的母亲在休养三个月后,重又回到大姐为她买的房里一个人独居,无论我们如何说,她坚决不接受我们为她请的两个保姆。可以说,母亲近十多年来最大的快乐,就是带“三代单传”的孙子为最大的惬意。这孙子也十分的懂事,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刚到楼道时就大喊“奶奶我回来了”。上学时,总是在楼下叫奶奶赶快回房间别受凉了。十月的一天,“小姑娘”对孙子说,你长大了,很懂事,学习也很好,能独立了,奶奶走了会放心的。
    十二月十三日晚,二姐电话问她今天过得怎么样?她回说很好。一刻钟过后,小姐姐电话问询,她回说人难受。于是我和小姐姐急忙打车,同时电话告知姐姐、姐夫们……120急救车送她老人家到医院后,医生说脑溢血,情况极不乐观。三天后,坚强的“小姑娘”在我二十六分钟的祝福——“老太,走佛道,往生极乐”声中,静静地踏上往生的路。此时,连日阴雨的天空,乍现灿烂的阳光,且透过窗隙,温柔地洒到她安祥的脸上。
    因父亲葬在八十公里外的山区老家,而族人不同意迁回骨灰,于是我们竭力做说服工作,善良的族人终于理解我们的孝心,并相互做说服工作,随后我和大姐回山区老家,在母亲安葬的那天捧回父亲的骨灰。现在,母亲和爸爸在同一个陵园,按风俗,今年他的骨灰将安葬到那座合墓里。(郝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