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譬喻故事(一) [缘起] 为了使法理深入浅出,以便帮助学人更好地学习佛法,同时更易于被人接受,现列举一些寓言故事。 一、愚人与智者 有一位老人,干了一辈子捏泥人的行当,由于技艺精湛,人称泥人王。泥人王有一天照旧象往常那样,去街上卖泥人,不料今天的生意没有往常的好。好不容易才过来一个人,这个人大家都戏弄他叫“愚人”。还没等“愚人”上前,泥人王就连忙打招呼,介绍自己的买卖。“愚人”到了摊前,反复挑选泥人,最后说了一句令泥人王非常生气的话:“可惜是堆烂泥,买回去也没有用。”泥人王无奈地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又过来一位买主,是众所周知的自称“智者”的一个人。“智者”也反复挑选、抚摩了一些泥人,看上去很爱不释手。但最后他也说了一句让泥人王很生气的话:“好是好,不过太贵了。我要买的话,只能按你说的价的三折买。”老实而倔强的泥人王一口回绝了对方的要求。 众生迷于花花世界之中。万物均有佛性、均为佛性所幻化,就象泥土能够捏出形态各异、栩栩(xǔ,音许)如生的泥人一样。人称“愚人”的人,虽然貌似大智若愚,清楚泥人的本质是泥土,却看不到泥人的艺术价值,成了悲观主义者;自称“智者”的人,看到的是泥土的妙用结果,却忘了泥人的本质是泥土,其艺术品也是很出色的,从而自以为是、看轻泥人的价值。前者走向了顽空,后者走向了放任,都是不可取的。 二、绿叶与树根 一棵大树正在茁壮地成长着。浓密的叶子在烈日的照耀下,更显得熠熠(yì,音易)生辉。微风吹来,一片树叶有了想法:“我要是能上天该多好啊。”树根知道了她的想法,赶忙摇动身躯警告她。她厌恶地望了望树根,说:“讨厌。你有什么权利劝我。你每天和淤泥打交道,我都担心你玷(diàn,音店)污我。我要拼命地吸收水分、养分,奋力一搏,之后飞上天空,叫你们看一看我的雄姿!”树根劝道:“可别这样想。你要知道,只要继续吸收养分、水分,等秋天到了,你自然会飞向天空,回归自然的。”但叶子不听这些话。又一阵风吹来,叶子狠劲向前努了努身体。由于叶柄与树枝连接的根基不牢,叶子一下子飞向天空。可是好景不长,风一停,叶子又回到了树根旁,变得无依无靠。叶子懊悔了,陷入了沉思。树根又来劝导她说:“有为地做任何事情都是不行的。叶落归根。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你们这些叶子换了一茬又一茬,而我却始终是永恒的。但是我却比你们还要逍遥解脱:我深扎泥土,为的是让你们这些叶子幸福,为的是使大树经得起风吹雨淋。我因此而生长得更加茁壮。不但在泥土周围我很自由,而且我可以通过养料、水分的上达,也知道了上面的事情,不更解脱吗? 一些修行者一味追求解脱自在,却不知真正的解脱自在是没有空间限制的。追求美丽的景象,最后还要叶落归根。一心追求解脱,急于寂灭(圆满),说不定会象这片树叶那样,最后还要回归到根部这佛性上来,受到佛性之理的惩罚。 三、野驴与家驴 一只野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只家驴相遇,两位交谈了起来。野驴问:“你是怎么弄到饭的?”家驴答:“我经常转圈,一转圈,饭就到手了。”意思是说,家驴在家里干着拉磨的活,主人因此而给它饭吃。野驴听到这里,问:“是真的吗?”“是真的。”家驴答。野驴回到驴群后,若有所思。想要吃饭了,它想:“我也转圈试一试,看饭是不是会到手。”于是它就地转圈。其它野驴都感到很奇怪,猜测它可能有病了,于是为它叼来了饭。初次试验,旗开得胜,这只野驴很得意。就这样,又转了几次。结果日子不多,野驴们发现它一想吃饭就转圈,吃完饭后就和原来一样,认为它在装病骗吃,便群起而攻之,将它踢个半死。 一位修行人自认为已经得到无上佛法,就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用佛法来作护身符,却不实修,这种想法和做法是愚蠢的。另外,做事要随缘,要和光同尘,不能拘泥、死板、做作,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否则会受到报应。 四、正人君子 有一个疯子,在道上迈着正步,向前走着,边走边喊着口号:“我—是—正人—君子,我—是—正人—君子,一—二—三—四……”喊了一会儿,又给周围的人讲解:“我走的正步特别正,特别直,所以我是正人君子。”正说着话,一不小心被路上的石头绊倒。起来后发觉脚拐了,想再正步走却走不了了。路上的人便嬉笑他:“这回你还是不是正人君子?” 学佛人不要自称为正人君子,是否为正人君子,要由别人去说。 五、如此和善 森林里,狮子在给动物们开会。它正滔滔不绝地讲着:“诸位,为了能够使大家更好地在森林里生活,我们要和睦相处。”狐狸赶快奉承:“是的是的!狮子大王就是楷模,对大家一直很和善。”心直口快的兔子听了狐狸的话后,气愤地说:“狮子老是伤害其它动物,吃掉其它动物,怎么能说是大家学习的楷模呢?”狮子听到兔子的话后,马上扑过去,一口将兔子咬死吃掉了。之后,对动物们说:“我之所以吃掉兔子,是因为:第一,兔子对我不友善,违背了我们森林中要和睦相处的法律原则。我在护持法律。第二,兔子不友善,我在代表法律严惩这个恶魔。第三,我们森林就是应该淘汰象兔子这样的败类。第四,……” 若有修行人,不见自己的缺点,不找自己的缺点,就会象狮子一样,打着护持佛法等旗号,拿出无数条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的缺点做辩护。 六、谁最谦虚 五个人正在各自夸奖自己是谦虚的人。甲说:“我觉得我是非常谦虚的人,因为我觉得自己从不炫耀自己。”乙听到甲说的话后立刻反驳:“哪有象你那样自己夸自己谦虚的,我才是真正谦虚的人。”丙听到甲和乙的话后,说:“其实你俩都在夸自己谦虚,谦虚的人能象你俩那样吗?看一看我。”丁也接着不慌不忙地说:“所谓谦虚,就是指不显示。所谓显示,就是象你们三个人那样。所谓不显示,就比如象我这样。”戊听了四人的话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瞧你们四个,只有我这个真正的谦虚者没有夸自己谦虚。” 自称自己开悟了的人,自称自己已经“忘我”、“无我”了的人,就象上面自称谦虚的五个人那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