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上海红色资源为何格外亮眼

http://www.newdu.com 2017-11-02 解放日报 熊月之 参加讨论

    “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由于这样开放的氛围,上海聚集了很多进步文化人才,出版了很多宣传共产主义和民主革命的文艺作品。在这个大潮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拓宽了眼界、饱读了西方书籍、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五方杂处,使近代上海社会更具异质性、匿名性和流动性特点。据邓颖超回忆:“我们的住处只有两三个同志知道。还经常搬家,有的地方住半个月,有的地方住一个月,有的长一点,但住一年就了不起了。每住一处,改用一个名字。名字随我们起,二房东只要给钱就行。”这说明了上海社会生活的便利性,也表明了共产党人的得心应手
     
    在中国,红色常被用来象征革命。近代中国红色资源的形成路径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据地式的;第二类是纪念地式的;第三类是半根据地、多纪念地式的,上海的红色资源即属此类。那么,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到底具有怎样的独特性?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高地
    清末民初的上海,是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最大的窗口。无论是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是先传到上海,在上海有了相当厚实的基础后,再传到其他通商口岸和内地。
    以马克思主义传播来说,1898年上海广学会出版的《泰西民法志》就述及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1899年,《万国公报》发表的《大同学》,述及欧洲社会主义流派和马克思学说。这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最早传播的记录。
    西方新学说、新思想传播到上海,其数量之大、比例之高,今人可能是很难想象的。当时,全国新的出版物,上海要占到75%以上。其中,以新学说、新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比例更高。从洋务思想、维新思想到革命思想,上海都是全国传播基地和思想高地。
    拿与中国共产党创立关联度最高的新文化运动来看,上海既是发动地,也是制高点。《新青年》在沪创办;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以及批判孔教、推行白话文等思潮,在上海早已发轫或颇有声势。五四运动以后,上海进一步成为全国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高地。
    以男女平等而论,19世纪70年代以后,上海在这方面的学说已有很多。同时,很多妇女在工厂里工作,随之而来的是要求放脚,发动天足运动,要求男女平等,进而倡导婚姻自由。以白话文而论,上海晚清时候就出了不少白话文报刊和书籍。以批评孔孟之道而论,晚清时期的上海亦相当普遍。特别是,《童子世界》等杂志对于孔孟之道的批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相比之下,北京没有上海这样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没有这么多的现代企业,没有这么多的妇女在工厂里工作,也没有这么多西洋的东西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于是,当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宣传新学说、新思想、新文化时,就引起了尖锐的冲突。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不同地方的知识分子多认可上海在新学说、新思想、新文化方面的领先情况。所以,1920年酝酿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上海已成为中国共产主义出版事业的主要中心。对此,有人作出了这样的具体描述:“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活动中心,那里可以公开从事宣传活动。那里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300多种出版物(报纸、杂志和书籍),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那里时而举行群众大会。出版的书籍、报纸和杂志,刊登有苏俄人士,特别是列宁和托洛茨基的照片,购买踊跃。”
    由于这样开放的文化氛围,上海聚集了很多进步文化人才,出版了很多宣传共产主义和民主革命的文艺作品。从建党初期的《新青年》《共产党》、中共早期创办的日报《热血日报》《红旗日报》,到顶着白色恐怖面世的《前哨》、宣传抗日救亡的《大众生活》,再到解放前夕出版的《新少年报》《文萃》;从马恩原著译本、进步读物《大众哲学》《西行漫记》《鲁迅全集》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国际歌》翻译、《大刀进行曲》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无一不在这里。
    民主革命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马恩列名著都是在上海出版的。例如,《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资本论》《哲学的贫乏》(许德珩)、《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刘曼)、《马克思工资劳动与资本》《工资价格及利润》(朱应会)、《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李膺杨)、《费尔巴哈论》(彭嘉生)、《自然辩证法》(杜畏之)、《反杜林论》(吴黎平)、《帝国主义论》(刘埜平),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上海不是只出版马恩列的著作。这一时期,还掀起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名著的翻译、出版热潮。举凡西方的哲学、经济、社会、历史方面的名著和著名的文艺作品,在上海都有翻译,而且销路不错。
    正是在这个大潮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拓宽了眼界、饱读了西方书籍、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经过比较和检验,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