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清末民初东三省移民与近代城镇的兴起

http://www.newdu.com 2017-11-0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 范立君 黄秉红 参加讨论

    摘要:清末民初,关内人口向东北的迁移,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可谓“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1860年东北局部开禁,特别是1904年全面开禁后,随着大片土地的放垦,关内移民东北者络绎不绝,东北原有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大批新的城镇纷纷兴起。这些城镇不是建立在军事驻防的基础上,而是在招民垦荒、移民实边与铁路、港口兴建的过程中,陆续发展起来的。此时,东北的城镇才真正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性质与规模。
    关键词:清末民初;关内移民;东北城镇
    一、清末民初的移民浪潮
    关内向东北移民由来已久,具体始于何时?有人认为,“在有清以前,无籍可考”[1](P6),“移民数目亦莫得而考”[2](P11)。由于无确切史料记载,因而各家说法不一,目前尚无定论。从所见著述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陈彩章先生认为,周、秦以前,东北已有关内汉人之足迹[3](P113);黄锡惠指出:“中原人较大规模地进入东北地区是在战国末年”[4](P57-58);而刘含若、池子华则认为,辽代才是向东北移民的开始[5](P83、119)。这里,过多地去探讨东北移民究竟始于何时,似乎已没有太多的必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关内向东北移民的历史无疑是悠久的。汉人迁徙东北虽久远,但于清代之前,迁往东北者究属少数。究其原因,盖因满清之前,汉人一般由北向南迁徙,由南向北迁移者较少。而且,即便是迁到东北地区的汉族移民,由于战乱、游牧民族的压迫等原因,不断地迁徙、散灭,大抵又都迁回中原了,这几乎成为清代以前东北汉人消长的规律。诚如孙进己所说,汉族最终成为东北地区的多数民族是在清代,“但这一时期东北汉族的增加,也并非由于原来东北地区汉人的繁殖,而主要是由于中原汉人的不断迁居”[6](P271)。因而,自清兵入关之后,关内汉人流徒东北者才逐渐增多。
    清朝入关后,在对东北的开发上,对他们的“龙兴之地”,始终存在着开发与封禁的双重矛盾心理。他们想开发东北,使之成为经济富庶地区,又怕关内汉人的移入,破坏满人的固有风俗,影响旗人的生计。这样,在东北移民问题上,左右摇摆,走了一条招垦——封禁——开放的“之”字形道路。具体来讲,经历了顺治招垦,乾嘉封禁,咸同弛禁,光绪开放等几个阶段。咸丰以来,清朝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给清朝执行传统的东北封禁政策带来了巨大困难。到1860年(咸丰十年),清廷在东北移民问题上,开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逐渐地在东北部分地区开禁放垦,允许移民进入。黑龙江的呼兰是清政府在东北最早开禁的地区。1860年(咸丰十年),清政府应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奏请,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1861年(咸丰十一年),又向移民开放了吉林西北草原,大规模的东北移民由此展开。随着东北地区的逐步开禁,移民闻风而动,“纷至沓来”,出关人数“日难数计”。据《申报》报道:“前有一日,山东海舶进辽河者竟有三十七号之多,每船皆有难民二百余人,是一日之至牛庄(今营口市)者已有八千余名,其余之至他处码头者尚属日日源源不绝。闻逃荒难民之言,中有一村之人,向共住有二百家,今逃出至此者已一百二十家,他处亦可想见。难民在家既难求活,欲逃又无川资,不得已,尽将家中器具什物变价,以供旅费,但卖去所得之价尚未及半。至家中余薄田,更无受主,无可奈何,惟有尽行弃之而已。若少存爱惜,犹恋乡园,恐全家俱堕饿鬼道中矣”[7]。1904年(光绪三十年)东北全部开放后,山东、直隶移民更是“闻风踵至”,“终年联属于道”[8](P5)。据1910年(宣统二年)统计,仅山东一省人民“每年春融之期,结队入东省……数额颇巨,殆有络绎不绝之势”,每年从烟台、登州、龙口到达东北者“合计共达三十五、六万人之谱”[9]。那么,清代200多年间,迁入东北的移民数量究竟有多少?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著名地理学家、人口学家胡焕庸先生曾说:东北三省人口增长史,显示着冀鲁豫三省人口外移的过程[10](P19)。因此,我们可以从东北人口的增长来推断关内移民的数量。顺康雍三朝,东北人口只有丁数,没有口数。从乾隆起,不再用丁数,一律改用口数。
    表1 1753-1911年全国和东北人口数量表(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58、262-265、269页制成。
    由上表可见,东北人口,从1753年的22万人,不到60年就增长到124万人。以后不到80年就超过500万。从1891年到1911年不到20年就从500余万陡增到1,841万,显然主要是由于移民的结果。据估算,在这1,841万人口中,关内移民至少有1千万[10](P20),这是东北地区人口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中华民国成立后,这种移民的势头有增无减,持续增大,正如时人所讲,“1894年中日战争以前,全东三省之人口不过二、三百万,至现在(1930年)止,仅三十余年,已达三千余万,比中日战争前已增加十倍矣。此十倍之当中,虽原居民之生殖者,然移居者最少亦占五、六倍以上。积三十余年不断之迁移入境,致成今日之现象,是移民大有造于东三省也”[11](P10)。
    表2 “九•一八”事变前东三省人口统计表
    
    资料来源: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10-511页。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三省的人口总数由21,694,193增至29,073,049人,人口总数达到了近3千万人。短短的20年,人口增长了700多万,增长指数为34.1%,比清末增加了1倍多,远远超出了人口自然增殖的速度。显然,这700多万增加的人口中,绝大多数为来自关内的移民。又据赵中孚先生统计,沈阳事变前夕(1930年),东三省人口为2,995万,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时,人口约为1,440万,也就是说,从1907年到1930年的23年间,东三省增加了1,500万人口。按自然增殖部分占50%即750万人估定,那么,另外的750万人当为移民[12](P162),这与上面的统计数据大体一致。当时,东北人口增加的数量和速度在全国居首位。
    20世纪20年代是关内移民东北的高峰期,史料记载称之为“移民的狂潮”[13](P638)。“九•一八”事变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曾派人赴东北调查移民问题,在被调查的1,149户移民家庭中,在1878-1911年来东北者占10%,其余90%均是1912-1930年移来。从数量上来看,20年代的移民占了整个民国时期移民的50%以上[14](P106)。尤其是1923至1930年的7年间,移民人数逐年增加,持续增大,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顶峰,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来东北谋生者,其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难民多”[15](P129)。《海关十年报告》记载说:“多少世代以来,都有向满洲移民的——在19世纪70年代的大饥荒中,移民数量相当大——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的规模”[13](P638)。
    此间迁来之人口,“络绎于途,势如泉涌,南满铁路以及吉长铁路搭载之旅客数目,剧烈增长,殊为空前未有之现象”[16](P27)。据满铁太平洋问题调查准备委员会统计,1923-1930年,关内移赴东北者约500余万人,其中1923年移入的人数为342,038人,1924年为376,613人,1925年为491,949人,1926年为572,648人,至1927年移民人数剧增,突破百万,1928、1929两年仍维持在百万以上。1930年移民人数(810,000人)稍减,但仍超过了1927年前的历年移入数。若以1923年的人口指数为100,则1924-1930年的人口增长指数分别为: 110, 144,167,297,330,316,237[17](P6)。1927年是民国时期东北移民关键的一年,是年“山东、直隶、河南的人民,受了荒歉和兵匪之灾,痛苦已极,不得不逃亡东北,图谋生活,东北入境的移民人数,突然增多,为以前所未有”[18](P19-20)。据满铁人事课劳务股调查统计,从1927年开始,关内人口流向东北的人数,由1926年的50多万人猛增至100多万人,并且持续3年之久[19](P1270)。“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方问题研究会编写了《东北事件》一书,书中也有类似记载,“据统计家调查,民国十六年中国内地移往东北的人民约120万;民国十七年约110余万;民国十八年约130万”[20](P179)。
    以上这些调查统计数字虽不尽一致,略有出入,但足以说明,“九•一八”事变前关内人口向东北迁移,自1923年开始逐渐加大,至1927年达到顶峰,出现了近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移民的第二次高潮。这次移民高潮,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呈现出逐年递增之势。
    表3 1912-1930年关内移民东北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杨子惠:《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1407-1408页制成。
    上表是《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一书综合各种统计资料制成的民国时期移民规模量化表。由上表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历年进入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数量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万以上,其中超过百万人的年份有3年,诚可谓“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21](P49),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13](P638)。
    二、近代城镇的普遍兴起
    一般认为,城市的发展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22](P54),城镇的兴起乃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而人口则是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人口与有资源的新社区的结合常常促进城市化的进程[23](P33-34)。无论是出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还是社会的原因,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以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为前提,仅仅依靠本地原有人口的自然增殖不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镇。就东北地区而言,随着清末民初关内移民向这里的不断迁居,人口聚集,土地大量开发,农业、手工业、商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镇随之兴起。其实,东北的城镇早在清初即已出现,据统计,至1840年,奉天省有17城,包括盛京(今沈阳)、辽阳、开原、兴京(今新宾县)、铁岭、抚顺、牛庄(今营口)、凤凰(今凤城市)、熊岳、岫岩、金州(今大连市金州区)、复州(今复县)、益州、广宁(今北镇县)、宁远(今兴城市)、锦州、义州(今义县)。吉林省有8城:吉林、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县)、伯都讷(今松原市扶余区)、阿勒楚喀(今阿城市)、拉林(今黑龙江五常县拉林镇)、双城堡、珲春。黑龙江省有6城:齐齐哈尔、瑷珲(今属黑河市)、墨尔根(今嫩江县)、呼兰、海拉尔、布特哈(今龙江市东北),总计31城[24](P457)。到1850年,东北已有大约50个城镇[25](P5)。这些城镇最初主要是为军事防务及政治需要而设置的,带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后来商贾渐集,但1860年之前,它们的规模都还不大。1860年(咸丰十年)东北局部开禁,特别是1904年(光绪三十年)年全面开禁后,东北原有的城镇,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大批新的城镇纷纷兴起。这些城镇不是建立在军事驻防的基础上,而是在招民垦荒、移民实边与铁路、港口兴建的过程中,陆续发展起来的。此时,东北的城镇才真正具备了近代意义上的性质与规模。
    近代东北城镇的兴起,首先是伴随着内地移民出关的浪潮完成的。清末民初,随着大片土地的放垦,关内移民东北者络绎不绝,在原来人烟稀少的地区出现了许多村屯,这些移民聚集点逐渐发展为城镇。这种在招民垦荒中出现的城镇,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龙江两省。
    吉林的珲春、延吉、三岔口(今黑龙江东宁县)、绥芬河、穆棱、汪清、蜂蜜山(今黑龙江密山县)等城镇就是由于垦民大量聚居,而逐渐形成的。如延吉,清初为封禁围场,人烟稀少。至光绪末年,已是“市街长2里,宽1里”,“商务颇盛,木店、布店、酒店居多,居民共约300余户,人口约1,300人”[26](P328-329)。三岔口在移民前,“民户零星散处,仅有17家”,至1887年(光绪十三年),“本无集镇”的三岔口已是“铺户约有50余家,后街房屋亦次第兴造,不数年间,居然城市、农工商贾各有欣欣向荣之意”[27](P328、329)。开垦民荒给城镇带来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1889年(光绪十五年),三岔口“街市居民、铺商215户,丈量街里房基162处,盖房964间”[28](P719)。黑龙江的呼兰、巴彦、北团林子(合称“呼兰三城”)也是在土地开禁中兴起的。北团林子(今绥化市)在同治初年还是一片林木茂密之地,居民很少,兴垦后发展较快,至光绪初年已形成了集镇,1878年(光绪四年)绥化镇划分街基,开凿城池[29](P44)。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记载,1879年(光绪五年)时,该地已有移民共1,271户,男妇、大小共6,144口,“北团林街商民117户,共贸易人1,046口”[30](P277),其中较大的商号福泉涌雇佣伙计达40人之多。在较短的时间里呼兰地区城镇建设十分迅速,到1889年(光绪十五年)时,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集,汉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31](P31)。
    由于放垦速度的加快,移民的大量增加,清末,东北地区的新兴城镇已初具规模。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后,清政府相继增设了大批州县,到1911年,东北已有府厅州县114处,这些州县的治所,都是大小不同的城市或集镇。还有一批不是府厅州县治所的城镇,也具有一定规模。据1909年(宣统元年)的调查统计,东北三省设有油坊的城镇,共158座;其中居民在万人以上的有40座。另据调查资料显示,清末东北万人以上的城市共计50座。其中20万人以上的城市1座;5至10万人的城市4座;3至5万人的城市9座;1至2万人的城市36座。这50城,其中属1840年已有的老城22座,占44%;其余28城,都是在1840年至1911年间兴起的,占56%。在50城之外,还有人口在4千至1万之间的城镇计30余座[24](P458)。到清朝末年,在东北大地上,新兴城镇已是星罗棋布,东北城镇发展速度之快,分布之广是空前的。
    移民除大部分进入农村,成为农业劳动者外,还有一部分则被原有城镇及城郊的工矿业及其他事业所雇佣。正如满铁调查报告所说,东北“城市工人的前身大多为农民,它的构成,一是割断了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而转化成为纯粹的无产阶级,另是利用农闲期离乡出来打零工挣钱的实际农民”[32](P60)。这些进入城镇的农民为城镇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不但使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长,而且促进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对工矿业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表4 1907~1930年东北城镇发展概况表
    
    资料来源:(日)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辽宁省内部图书准印1988年版,第55页。
    上表是1907-1930年东北城镇发展情况统计表。由表中可知,在1907-1930年的23年间,东北万人以上的城市由37个上升到75个,增长约1倍,其中尤以1万人至3万人的小城镇发展最为迅速,由24个增加到53个,增长约1.2倍。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人口数也相应上升,若以1907年城镇人口数为指数100,则1915年为145,1925年为248,1930年为285,20余年间,城镇人口约增加3倍,城镇人口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比重也由1907年的6%上升到1925年的10.2%。这单靠原来城镇人口的自然增殖是不可能的,显然是人口机械增长的结果。移民的大量涌入,无疑加速了东北城市化的进程。
    此外,近代铁路的修筑也促进了城镇的兴起。清末民初,东北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系统基本形成,畅通的交通线联络着东北地区和内地,为关内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铁路沿线大小村镇聚集人口日多,一批新兴城镇在铁路沿线及附近地区迅速崛起,大中城市的数量明显增加,小城镇的增长更为迅速,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当时东北地区因铁路修筑而兴起的城镇主要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满洲里、公主岭、四平等。哈尔滨原是松花江右岸的几个自然村(“哈尔滨”是满语,原义为“晒鱼网场子”或“渔村”之意),1898年俄国人开始修筑中东铁路,关内农民蜂拥而至,哈尔滨人口迅速增加,到20世纪20年代初,哈尔滨已跻身于大城市行列,与南部的沈阳、中部的长春成为东北三大政治经济中心。齐齐哈尔,原是北满地区的军需基地和驿道中心,中东、齐昂等铁路通车之后,发展迅速,成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其他如公主岭、四平、绥化、满洲里等也都是由于铁路经过而形成的市镇。东北城镇因铁路而兴,其分布多在铁路沿线,由下表可见一斑。
    表5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铁路沿线城镇一览表
     
    资料来源:(日)天野元之助:《满洲经济の发达》,大连,1932年日文版,第84页。
    综上,清末封禁政策的废除,东北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加,土地垦殖面积不断扩大,在移民聚居的地方,村落随之出现,其中一些逐渐形成集镇,最终发展为城镇;同时,移民的增加也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铁路交通运输的发达,便于移民的快速流动与商品的互通有无,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城镇,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明显增多,城镇的职能也由原来单一的政治军事职能向政治经济等多功能转化。
    参考文献:
    [1]吴肖园.移民东北之认识[J].浙江民政旬刊,1930,(15).
    [2]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J].东方杂志,25卷(12).1928.
    [3]陈彩章.中国历代人口变迁之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
    [4]黄锡惠.汉语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影响[J].语文研究,1997,(4).
    [5]刘含若.东北人口史初探[J].学习与探索,1983,(6);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6]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申报[N].1876-08-24.
    [8](清)特普钦撰、李兴盛等编.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诗文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9]盛京时报(N).1910-03-05.
    [10]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11]南阳.如何开发东三省[J].中东经济月刊,6卷(9).1930.
    [12]赵中孚.近世东三省研究论文集[C].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13]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4]中国农村人口增减趋势及农民离村部分考察[J].中行月刊,9卷(3).1934.
    [15][日]满铁庶务部调查课.民国十七年の满洲出稼者[M].大连,1929.
    [16]1927年之移民与东省铁路[J].东省经济月刊,3卷(3),1927.
    [17][日]满铁太平洋问题调查准备委员会.满洲に於ける支那移民に关する数的研究[M].大连,1931.
    [18]朱家骅.浙江移民问题[M].1931.
    [19]东北文化社编印处.东北年鉴[R].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
    [20]东北事件[M].转引自朱玉湘等.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J].近代史研究,1992,(3).
    [21][美]Walter Young.美报之华人满洲移民运动观[J].东方杂志,25卷(24).1928.
    [22][日]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上卷)[M].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辽宁编写组译,沈阳:辽宁省内部图书准印,1988.
    [23]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24]杨余练等.清代东北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5]曲晓范.近代东北城市的历史变迁[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宋教仁.间岛问题[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7](清)吴大.皇华纪程[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8]黑龙江省档案馆.黑龙江设治(下)[M].哈尔滨:1985.
    [29]常荫廷修,胡镜海、张海清纂.(民国)绥化县志[M].哈尔滨:黑龙江省图书馆藏,1920.
    [3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代黑龙江历史档案选编(光绪元年~七年)[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1](清)徐宗亮.(光绪)黑龙江述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2][日]满铁调查部.资料汇报[N].194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