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随着公元前2 世纪张骞“凿空”西域[1]以及东汉时期班超等在西域地区的经营,以丝绸为代表的大量汉朝的物产等西传到中亚西亚地区,同时,各种中亚西亚的物产不断越过葱岭东传到了中国。于是近代以来将中国与中亚西亚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这条交通路线称之为“丝绸之路”。因此,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各种文物,成为从考古学上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关于中国境内出土的中亚西亚文物,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诸多成果[2]。然而,关于中亚西亚地区出土的汉朝文物,也有学者给予关注并加以研究[3],但相对而言尚嫌不足。中亚西亚地区出土的汉朝文物中,主要有丝绸、铜镜、钱币和漆器等[4],而这里仅就中亚地区出土的汉式铜镜加以收集和整理[5],并就相关问题谈一些初步认识。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汉式镜”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汉朝境内制作的铜镜,即 “汉镜”、“汉代铜镜”或“汉朝铜镜”;另一类是在汉朝境外模仿汉镜制作的铜镜,即“仿汉镜”。 …… 原文发表在《文物》2010年第1期 全文阅读下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