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作者提供 张勃 参加讨论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一些地方,如江西吉安,就以为古历佳节虽多,而莫盛于端午。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后来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了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节期在夏历的五月初五。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地方,如福建政和,就于五月四日过端午,因为俗信五日为闽王的忌辰。
    端午节又名重午、端五、重五、五月五、五月节等。此外,端午节在不同的地方还有端阳、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苦瓜节、医药节、地腊等称呼。
    端午节的习俗活动往往自五月一日就开始了,如辽宁锦西即以初一日为天地交会之辰。妇女用雄黄涂小儿耳鼻,据说可以避虫进入。又如江苏常州,这天植竿于街衢,悬灯曰“天灯”,为云车之戏。甚至有些地方径直将五月初一称为“小端午”。亦有一些地方将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把五月十五或二十五定为大端午。如四川合川、黔江、大宁、湖北武汉等地,即俗谓十五日为大端阳;湖北长阳一带,则以十五日为大端午,以二十五日为末端午,都有一些习俗活动,不过多不如五月五日热烈。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传说楚国大夫屈原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届时举行各种活动,遂形成了端午节。此外还有“效仿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说法。学术界一般避免从传说的角度来看待端午节的起源,而是“力图从端午节的发生时间和风俗习惯的分析中科学地探讨端午节的真实起源”。其中就有“公共卫生说”、“祭龙说”、“季节适应说”、辟邪说等。[1]
    端午节的习俗,如龙舟竞渡、驱邪避恶等活动,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不过,考虑到一个日子之所以为节日必须具备有相对固定的节期、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这两个条件,端午节之形成还是在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与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并形成以端午为主的格局。在我国传统社会,端午节一直处于法定假日的地位。中华民国建立后,曾改端午节为夏节,届时,政府和学校仍然放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端午节进入民间传统节日系统。尽管如此,端午节仍然在民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端午节在其产生之初,就是南北异风,后来虽然节俗互渗,呈现出融合的趋势和结果,但在具体做法上仍具有较大的地方性差异。不过,端午节的习俗活动主要围绕着避邪驱毒、社会交往而展开,这在南北方是比较同一的。另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地方在五月初一这天有一些节俗活动,但因为节俗活动往往与五月初五联系在一起,故不再作为单独的节日出现,仅于必要处提及。
    一、节令饮食 
    (一)食品
    端午节是大节,因此,这天家中多置办酒席以示庆贺。比如在吉林磐石,人们都休息一日,杀猪宰羊,设有酒席。
    人们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各地多有不同。民国二十五年(1936)《浙江新志》载当地的节日食品有粽、蒜、蛋白、切鸡、馒首、绿豆糕、薄皮糕(用春饼包菜)及五黄(黄鱼、黄瓜、雄黄酒、黄鳝、黄瓜头——鲞名)、五烧(烧酒、红烧肉、烧窝——用腐皮包菜、烧饼、烧馒——用米粉做者)等,品种丰富,花样繁多。
    在江苏,午餐宴饮,菜肴丰盛,称作“赏端午”。南通人有民歌这样唱:“端阳时节忙碌人,剥粽蘸糖当早茶,苋菜落油和片粉,面筋捣蒜拌黄瓜,一方白肉连皮啖,两尾黄鱼带鳔叉,烧酒醉来何物鲜,平桥脚下买枇杷。”可见当地食物之丰富。又在扬州,人们要吃十二红,即十二种自来红或烧红的菜,如油爆虾、咸鸭蛋、炒苋菜、糖醋红皮萝卜、红烧猪肉、红烧黄鱼等。
    在广西贵县,家家在这天将肉脍、糯米等放入苦瓜中为肴,以至于端午节有“苦瓜节”之称,颇有特色。云南大理一带,这天要食用梅、杏、粽子、馒头及祛暑避恶之药。又在四川合江,这天中午要食粽子、盐蛋、鲞肉。在渠县,“又以艾灼小儿眼角。即毕,蹈以角黍包蜒及馒头,名为‘吃油膏’”。[2]在江西吉安,人们吃粽子、馒头和面蒜。又在辽宁铁岭等地,家家食粽子、凉糕。在云南宣威,这天吞黑豆七枚,据说可以除病。在安徽芜湖,节日里以鹅为馔。在陕西宜川,人们用面烙成鱼蟹之类,用以纪念屈原。在河南,有“五月里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的俗语,其主要食品除了粽子外,还要吃油条、麻花、麻叶、糖糕、菜角等各种油炸食品。在山东曲阜、邹县一带,乡间农妇在凌晨炒五谷,做“糊粮食”。传说食糊粮食能医治心闷、食欲不振等疾病。
    虽然我国各地的端午食品多有不同,但各地都少不了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最早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节令食品,据文献记载,只是到魏晋时,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时人周处《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3]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果品已经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北方多甜粽,以小枣、豆沙为馅;南方则有甜有咸,以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原料为馅。
    粽子是南北方共有的节令食品。在河北新河,俗信五月五吃粽子,吃了粽子不使性子。在江苏苏州,则有“端阳弗吃粽,棉衣不可松”、“端阳弗吃粽,死后没人送”的俗谚,可见端午吃粽子的重要性。
    除了粽子外,鸡蛋、腌蛋也是许多地方端午节的节令食品。在黑龙江双城,要趁太阳没有出来之时,吃一枚鸡蛋,俗信这样可以免除腹痛。在四川新繁,家家吃腌蛋,即使穷人也不能免俗。在山东各地,俗以艾叶煮鸡蛋,认为吃了可以明目。在曲阜、邹县一带,称鸡蛋为龙蛋。在河南,端午早上,主妇们将鸡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肚皮上滚几下,然后去壳让孩子吃下。据说这样可以免除孩子的灾祸,日后孩子也不会肚疼。
    (二)饮品
    雄黄酒、朱砂酒、菖蒲酒、艾叶酒等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饮品。雄黄酒是酒内加入一种叫做雄黄的药物,朱砂酒则是酒内加入一种叫朱砂的中药。菖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一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根茎可做香料,也可以入药。菖蒲酒即将菖蒲根茎放入酒中而成。艾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艾叶酒即将艾叶放入酒中而成。有时,可以将几种药物混放入酒中,也称作雄黄酒。
    我国各地都有端午节饮用菖蒲酒、朱砂酒、艾叶酒,尤其是雄黄酒的做法。如浙江于潜一带,家家细切菖蒲根和雄黄泛酒,当午饮用以避邪秽。在安徽芜湖,“预蓄菖蒲、艾叶于盆盎,复植小朱竿曳一画旗于上以为饰。是日及午宣吉语,剪之以泛酒。”[4]据民国六年(1917)江西《盐乘》记载,“屑雄黄、丹砂置酒中饮之,谓之‘开聋’。”[5]又在广西来宾,傍晚,捣蒲根及大蒜根瓣、雄黄屑浸以酒,老幼各饮少许。
    江西分宜,还有饮解毒茶以防疮疖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