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6)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作者提供 张勃 参加讨论

    五、社会交往
    (一)亲友馈赠
    端午节也是一个社会活动日,亲朋好友之间多有来往,且各地叫法不同。在黑龙江安达,亲友多用角黍、凉糕相馈赠,叫做“送节礼”。山东茌平,家制角黍互赠亲友,也称作“送节礼”。陕西醴泉,亲友用角黍、糕相馈遗,叫做“送午节”。福建霞浦一带,家家制角黍,每串五十枚,祀祖先后即分遗亲戚,人各一串,“侑以女工所制兜肚,或布或丝,男女老幼各一,并香囊、巾扇诸品,各称其家之贫富以定丰啬,俗称‘送午节’”。[20]又在建阳,人们以角黍、节饼、折扇、圆扇诸物更相馈送,称为“分节”在河南南宫,人们用竹叶裹黍糯为粽,亲友交相馈赠,叫做“解粽”。湖北长阳,人们包粽子,配腌蛋、果品、肉鱼相遗,叫做“送端阳节”。四川大邑的市民多出拜亲友,叫“拜节”。
    亲友往来所携礼物多为端午节物,但具体到各地又多有不同:在陕西周至,妇女、小儿多以锡及磁、石制为各种花兽,以彩丝贯之,叫做百索,又用绫帛缝以小角,下面再缝一婴儿与之相联,叫做耍娃娃,十分精致,亲戚间相互馈送。在河北威县,官绅士商互馈角黍、糖糕,以为庆节礼物。山西虞乡,则家家蒸甑糕、包粽子互相馈送。在浙江临安,亲戚以角黍、雄黄菖蒲酒交相馈遗,僧道则画天师像、灵符,医家则制醒头、辟污、乌须诸香馈送。在武义,人们用角黍及新鸡面蒜相送。在归安,亲戚以绿豆糕、银鱼、灰蛋、角黍等为礼。
    河南新乡,亲友多以麻糖、粽子相馈遗。在宜阳,多用油煎糕饼馈送亲友,以答往来。郑州一带,
    人家包黍枣为粽,束以五色彩丝,或以蒲艾、通草雕刻天师驭虎像于盘中,围以五色蒲叶,剪皮金为百虫之像铺陈其上,葵榴、艾叶攒簇华丽,互相馈送。僧道以经筒轮子、辟瘟灵符分送阀□(阅)。医家亦以香囊、雄黄酒送于常所往来之家。[21]
    湖南兴宁,戚里多以蒲扇、角黍、鸡酒相馈遗。广东阳江的人们以丹荔、角黍互相馈送。又在广西灵川,人们用粽子相互馈送,叫做“送子”。女孩子则制香包以相馈遗。
    端午节期间,姻亲之间的交往很受重视,尤其是新结为或即将结为姻亲关系的双方。在山东莘县,嫁女一方随力制暑衣、食物送婿家,谓之“缀节”。而在阳谷,婿家以角黍、彩线、花帛等送与女家,叫做“缀节”。在上海罗店一带,嫁女之家,用角黍、绒符、蒲扇、手巾等馈送给婿家,甚至有馈送纱罗衣裙的,称为“送夏衣”。也有不送衣服折算成钱馈送的。在河南新安,人家以角黍、油条(名曰麻糖)为礼物看视出嫁的女儿,叫做“送端五”。在浙江诸暨,在女子出嫁的次年,娘家买蒲扇、羽扇、罗扇、聚头扇数十百柄,多者至千余柄送婿家,称为“望端午”。在乐清,新婚女婿看望第一个端午节要带六样礼物,俗称“重盂”,丈人家回重盂则加府绸或其他衣料、阳伞、皮拖鞋、肚兜等。在金华,女婿探望岳家,要以一担粽子为礼,俗称“担端午”。
    在湖北咸宁,对于已经许嫁的女子,男方家要送以花币、果羹之类,叫做“贺节”,女家则酬以鞋巾等物。在贵州玉屏,即将结为姻亲的双方也竞送节礼,男家多以角黍、鸡豚之类为礼物,女家则答以女红。
    端午节亲戚往来的习俗活动流行普遍,但在山东庆云,却是“邑俗不拜贺”,只是有身份的人互相投刺而已。
    (二)女儿回娘家
    端午节期间,许多地方都有出嫁女儿回娘家的习俗,故而端午节又有“女儿节”之称。在河北张北,各家在节前要搬请出嫁女吃粽子,节后再送回。在四川长寿,习俗要迎新女婿过端阳节。在安徽和县,新出嫁的女儿在初夏时节要回娘家住一段时间,叫做“住夏”。端午节转回夫家时,母家要裹粽子,装满箱笼,让女儿转送给亲戚邻里。
    (三)尊敬师长
    在一些地方,端午节堪称传统的“教师节”。山西沁源一带,每到节日,弟子就拜礼师长,设馔宴师。在山东莘县,学生礼拜老师。在河南商水,城镇的学生往往带着角黍、糖糕、果品之类的节物看望老师。江苏常州一带,这天学徒要向师父送节礼,外加80或60只皮蛋,取发(与八谐音)禄(与六谐音)的吉兆,叫做“张端阳”。在江西吉安,塾师亦于是日享节敬。在甘肃镇原,学生的家长宴请师长,叫做“享节”。又在贵州余庆,是日拜尊长,叫做“贺节”。城乡私塾学童,一定要带着礼物到老师家叩节,老师则必留其用饭,或酬以纸扇、笔墨。但私塾改为学校之后,这种风俗活动就极其少见了。
    六、结帐
    端午结帐,是一些地方商家的惯例。在黑龙江双城,商户于该节前讨欠,为一年中的第一次结帐。在天津,此日商家结算。在上海,店铺往来,至此节结账催收,叫做“收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