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明祭祀“哥哥”:“偶像神”祭祀的自发校园文化 与被动参加到“革命先烈”的祭祀中不同的是,在校园里,学生会主动祭祀的,是在2003年4月1日自杀身亡的“哥哥”。 对于很多年轻学子来说,清明时节,比起祭祀祖先,缅怀“哥哥”(张国荣)才是正题:网络扫墓,主题活动,微博点蜡烛,甚至有人跑到张国荣跳楼的地点去祭祀,今年某网站出现的VR技术做的墓宣称可以实景感受祭祀张国荣。 在张国荣去世后,每年各大高校都有一些社团和粉丝自发组织祭祀“哥哥”,在百度张国荣贴吧上,时常可见这样的求助帖:“我在南京大二学生,喜欢哥哥4年了,特别想在今年4月1号在学校为哥哥做一个活动。但是目前还没想到有什么可行的方案。希望大家可以给点建议。” 今年的3月底,河南某高校发布这样的一条新闻:该校“教育科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致敬张国荣先生纪念活动。纪念活动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从3月28起在该校八餐附近青年小广场以海报、展板的形式系统回顾张国荣先生经典的形象,志愿者在现场义务为来往学生讲解他的重要电影,歌曲以及不平凡的一生。第二部分将在4月4日至4月7号在该院社科楼212活动教室对张国荣先生11部重要电影进行展播,以及重温张国荣先生《热情演唱会》《音乐传奇不羁的风》等经典音乐会。此次致敬张国荣先生纪念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经典,感悟经典,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丰富了该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诚然,作为流行文化的代表,被誉为风的使者的张国荣确实在影视、音乐上确实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尚。可是以张国荣这样的明星,在高校这样的空间里大肆祭祀,也未免有些不妥,姑且不论他的艺术价值,对于广大青年学子来说,就其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好的人生向导。但是“明星”们又确实填充了年轻人的精神空间和信仰空间,尤其是张国荣的忌日又距离清明节非常接近,“偶像神”的信仰也需要安放,校园里不能祭祀先祖,不能烧纸焚香敬酒,那么,观看逝者的电影,听听逝者的音乐总是可以的吧。总之,“追远”中的祖先祭祀这个词和校园无关,和“学生”的身份无关。在“祖先神”淡出校园后,缺乏精神信仰的校园里,“偶像神”自然要补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下的校园清明:探索学术崇拜的节俗再造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第3次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清明节(农历当日)放假一天,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波澜壮阔的非遗运动中,清明节成为第一批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拉开了全民大扫墓的序幕。在各路扫墓大军造成交通几近瘫痪的同时,高校校园成为了“被剥离了祖先信仰”的孤岛。作为“游子”的青年学生,清明节留校不回家扫墓的学生数量远远大于回家扫墓的学生。这其中的客观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学生回家不易,经济开支和精力时间安排以及交通问题都是有一些限制,在人口大流动的时刻,让所有的学生回家参与家庭祭祀活动是不现实。 于是,清明在高校校园中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国家层面的英雄祭祀没有很好在高校实施,家庭扫墓也没有实现,缅怀“哥哥”倒是有声有色。清明节在高校中距离传统文化内涵相去甚远,节日祭祀层面被流行文化中的“哥哥忌日”占领,假日休闲功能因为时间短、出行人多以及学生经济条件所限制而演变成了“睡觉节”、“逛街节”。大学校园里的清明节,就在国家意志和偶像崇拜亚文化的夹缝中,地位愈加的尴尬。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清明节对于大学校园的意义,也许更多的在节气而不在节:天气暖了,樱花开了,食堂的窗口里多了绿绿的青团。微信上刷屏的是徒步旅游的信息,回家方便的人也许考虑的是否要把一箱脏衣服拎回去。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文化遗产真的成了遗产,节假日真的成了假日。这是完全违背实施传统节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初衷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田兆元先生认为,高校校园,处在家庭微观与国家宏观的中观层面。它的清明祭祀活动文化传承也应该实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中,有一类是生产性保护,也就是加强保护对象自身的造血功能,变被动保护为主动的自我传承,那么在节日类的非遗里,是否也能创造性的实施一种“生产性保护”呢?就以下案例进行清明节的校园空间传承探讨: 从2014年开始,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在高校校园中举行了“祭祀师祖,追慕先贤”的清明节祭祀学术先贤的校园活动,除了公祭校长孟宪承外,在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祭祀陈俊英、徐震崿,哲学系祭祀冯契,经济学祭祀陈彪如,教育系祭祀刘佛年,社会发展学院祭祀胡焕庸,这些都是各个领域内的学术先贤,这些先贤无论从学术地位上还是人性品德上,都是后辈敬仰的对象,因此也形成了独特的清明校园祭祀传统,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今年,除了华东师大,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大学、西南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加入了清明祭祀学术先贤的活动。 高校的清明节俗实践,重提学术先贤的治学理念,让后辈学子了解先师的治学经历,树立学术理想和更加高远的精神信仰,赋予校园清明节更为深广的内容。是让学生树立学术先贤信仰,在传承文化的同时树立端正的价值观念。传统节日在当代不断式微,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冲击外,应该更多的考虑传统节日在教育体系中的呈现与传达。因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在学生阶段都不能很好的了解本国本族的民俗文化,遑论到了社会上就会主动变成一个文化自觉的公民?因此校园空间在传统节日的继承和恢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该在校园空间内完整而生动地恢复节日传统,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校园这个文化空间的特殊性进行一些创造性的节俗再造,使得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能够符合的文化发展规律。国家规定清明节作为法定假日是为了还俗于民, 那么,作为未来公民培养主体的高校是否更应该考虑一下如何更好的还俗于“学”。 (作者简介:张海岚,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