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与历史 契丹白马青牛传说和奇首可汗传说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有一支部落沿潢河即今西拉木伦河自西向东迁徙,与原居住在土河即老哈河流域的部落相结合,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其活动中心在辽永州木叶山一带;后有一支部落自辽庆州一带南下进入潢河流域,加入这一民族共同体,其活动中心在辽祖州一带。从契丹族神话传说中透露的信息来看,契丹族出自任何民族恐怕都是不准确的,混合说比较接近于历史事实。 最早提出契丹族屡经混合的学者是陈述先生,但无论是在《契丹史论证稿》还是在《契丹政治史稿》中,他皆未展开论述。结合契丹神话传说反映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对契丹族的混合过程略作推测。 《周书》卷1《文帝本纪》:“有葛乌菟者,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总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其后曰普回……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焉。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是曰献侯,为魏舅生之国。九世至侯豆归,为慕容晃所灭。”《辽史》卷63《世表》:“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后,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后。俨志晚出,盍从周书。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后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昉见于此。”《辽史》认为契丹源于宇文鲜卑,依据此观点,“普回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应该就是契丹白马青牛传说中“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而下”的一支。由此来看,宇文鲜卑为契丹族源之一,但并非主源。契丹族主源是以白马男子为象征的老哈河流域的土著族群。结合唐代樊衡《为幽州长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孙逖《唐故幽州都督河北节度使燕国文贞张公遗爱碑并序》等石刻资料称契丹为“东胡”、“山戎”,契丹族主源应为辽西土著、东胡遗民。 概言之,约在二三世纪,宇文鲜卑的一支迁入辽西,与当地东胡遗民融合,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这是契丹族形成史上的第一次混合,也就是白马青牛传说所反映的历史。 见于文献记载的耶律氏始祖,也即耶律阿保机的七世祖涅里,生活在唐开元、天宝间,在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之乱以后。耶律氏五世祖勃突尚活动在辽庆州一带,据《辽史》卷37《地理志》,耶律阿保机家族居住在祖州一带的历史也只是上溯至其高祖。结合诸种记载可知,耶律氏南迁的时代并不很早。也就是说,奇首可汗自都庵山迁居潢河流域的时代,很可能就在涅里之前不久。结合唐初史事,可能是在李尽忠、孙万荣之乱前后,耶律氏进入西拉木伦河流域,并乘原契丹部族受到唐朝打击、势力大为衰落之机,成为契丹人的主导力量。这是契丹族形成史上的第二次混合,也就是奇首可汗传说所反映的历史。 至于耶律氏族源,联系《北史》卷94《室韦传》“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的记载来看,其应属于室韦人的一支。室韦、鲜卑皆东胡后裔,但宇文鲜卑比较特殊,应是鲜卑化的匈奴人后裔。总体而言,外来移民与辽西土著居民融合,不断增加了鲜卑系族群在新的民族共同体中的比重,同时也受到匈奴人的影响。契丹民族共同体就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东胡族群的混合与融合之下形成的。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08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