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文的目的是要分析中国传统节日制度的变迁,但到此为止,我们谈论的都是节气,难免予人以文不对题之感,其实,要明白中国传统节日制度的来龙去脉,必须从节气制度入手,这是因为,历法的前身是观象授时,节日的前身也就是节气,节气就是观象授时时代的节日。 在观象授时时代,由于节气的确定与农时和社会生活的节律息息相关,节气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农业的成败、作物的丰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治乱、国家的盛衰,因此,古人给予节气以特别的重视,每当特定的节气到来之时,都要举行与这个节气相应的仪式和庆典活动,古代文献中不乏此类的记载,如《礼记•月令》说,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在燕子(玄鸟)归来春分时节,要举行隆重的高媒仪式,以会合男女,促进繁育,这里,高媒庆典的举行日期是根据玄鸟归来的物候确定的,这既是节日,也是节气。《国语•周语》说,每年立春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藉田仪式,也就是春耕动员仪式,而藉田典礼举行的日期,即立春,则是综合物候观察和天文观测而确定的,“古者,太史顺时覛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先时九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谷乃不殖。’……先时五日,瞽告有协风至,……及期,郁人荐鬯,牺人荐醴,王祼鬯,飨醴乃行,百吏、庶民毕从。及籍,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籍礼,太史赞王,王敬从之。王耕一墢,班三之,庶民终于千亩,其后稷省功,太史监之;司徒省民,太师监之。”为了确定藉田典礼的日期,提前数天就要观察土壤的解冻情况(太史顺时覛土),伺候相应的星象是否出现,还要观察气象情况,如果发现土壤泛解(阳瘅愤盈,土气震发),房宿在拂晓出现于正南方天空(农祥晨正),和煦的春风开始吹拂(瞽告有协风至),就证明春天已经到来了,就该是举行盛大的藉田典礼、开始春耕的时候了。 上古时代,过年的日期也是根据天象观测确定的,纬书中还保留了有关的线索。《易纬通卦验》说: 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正此之道,以日冬至日始,人主不出宫室,贾人众不行者五日,兵革伏匿不行起。人主与群臣左右,纵乐五日,天下人众,亦家家纵乐五日,以迎日至之大礼。 人主致八能之士,或调黄钟,或调六律,或调五声,或调五行,或调律历,或调阴阳,政德所行,八能以备。人主乃纵八能之士,击黄钟之钟,人敬称善言以相之。 …… 五日仪定,(天)地之气和,人主公卿大夫列士之意得,则阴阳之晷如度数。夏日至之礼,如冬至之礼,舞八乐,皆以肃敬为戒。 …… 故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之表,日中规,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民和顺;晷不如度者,则其岁恶,人民为讹言,政令为之不平。 这里说的是冬至之礼,也是元旦之礼,因为冬至是一阳复始的日子,同时也就是一个新的季节周期开始的日子,因此,冬至也就是一岁之始,上古时代的冬至也就是元旦(直到现在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的确定是依靠日晷侧影确定的,因为冬至时太阳运行到最南的位置,这天的影子最短,因此可以方便地通过立表侧影确定冬至的日子。上面的记载表明,上古时代,每到冬至,举国上下纵乐五日,庆祝五天,期间商贾不行、兵戈不动,所有日常活动尽皆停止,就相当于现在的放假过大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易纬的记载,古时候除了冬至纵乐五日之外,“夏至之礼,如冬至之礼”,即夏至也要纵乐五天,因为夏至也是观象授时时代的一个重要节气和节期。冬至和夏至分别过年,就像现在的凉山彝族夏天和冬天分别要过两个火把节一样,火把节在彝族又称星回节,其实也就是彝族的传统新年。 总之,由此可见,观象授时时代的节气,作为农耕周期中的关节点,同时也是举行各种庆典和仪式活动的庆祝日和节假日,也就是说,农耕周期同时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同时也就是节日,节气和节日,在这个时候还完完全全是一回事。 但历法的产生给节气和节日之间的关系带来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了独立于节气系统或者说农耕周期的节日系统或者庆典周期的形成。要理解这一点,必须对于中国传统历法的基本性质有所了解。 中国传统历法,即夏历,和现行的公历(西历)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公历是单纯的阳历,即公历以太阳的运行作为纪时(包括纪日、纪月、纪年等)的唯一依据,而夏历则是阴阳合历,即夏历的纪时不仅依靠太阳的运行,还要依靠月亮的运行,简单地讲,夏历的纪时、纪年以及季节和节气的确定是依靠太阳的运行决定,而纪日、纪月则依靠月亮的运行而决定,比如说,我们说农历的几月几日,参照的是月相,而非太阳的位置,例如每月初一为月朔,即日月合宿的日子,十五为月望,即满月当空的日子,月尾为月晦,即看不见月亮的日子。华夏先民之所以要采取这种阴阳合历,纯粹是出于方便的考虑,一方面,农作物的生长跟太阳春去秋来的周年回归运动有关,因此,根据太阳制定季节便于农民安排农时,由此就形成了夏历的阳历成分,其在历法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体现为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农事周期,另一方面,月亮是夜空中最明亮的星体,而月轮以二十八天为周期的圆阙朔望现象又是夜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周期现象,因此,用月相的变化纪日子就既醒目又方便,由此就形成了夏历中的体现为阴历月制度的纪年周期。以阳历纪季节、以阴历纪年月日期,阴阳并用,因此使夏历成其为独具一格的阴阳合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