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望牛娃与侲童 德江的冲傩还愿,当地还有另一种叫法——“舡神”,冲傩还愿的巫师被称为“舡神先生”。而这些舡神先生,多是望牛娃出身。笔者在德江调查时,专访了国家级傩堂戏传承人张毓褔先生。当问及为什么傩堂戏会有很多所谓“淫秽”的内容时,张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望牛娃娃唱了过后,人们的病好了。舡神就从那时起的。所以说我们就是望牛娃出身,他就是乱讲乱说,讲话不文明,乱说一套,在出戏的时候要乱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27] 舡神先生自己道出的望牛娃身份,不禁让我们想起驱傩队伍中的侲子以及后来更为常见的驱傩队伍中的饰为女妆的儿童。康保成先生在《傩戏艺术源流》中对侲(巫)童有详细的考察,并明确指出巫童在由傩到戏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28]。在德江,舡神先生即巫,而舡神先生来自望牛娃,也即是说,放牛娃也是康先生所说的巫童。而前述嘉靖《贵州通志》所载之沿门逐疫,也是由儿童充当主角。如此来说,作为冲傩还愿主角的舡神先生自称望牛娃出身,似乎不是民间传说的随意捏造,由此也可以看到沿门逐疫与冲傩还愿之间的一丝关联。 不仅如此,从舡神先生冲傩还愿时的装扮也可以看到其与侲童的相似之处。 舡神先生冲傩还愿时的穿戴主要是头扎、法衣和法裙。头扎为观音七佛冠,戴好后,还在靠后的两边插上两朵纸钱花。“法衣有两种:一种叫太极八卦衣;一种叫五龙捧塔衣。”“太极八卦衣,其色鲜红或淡红……”“五龙捧塔衣,其色深红……”[29]无论是鲜红或淡红的太极八卦衣,还是深红的五龙捧塔衣,均是红色的。不仅如此,笔者在德江调查时看到的法衣,都是农村常见的结婚用的红被面制成。法裙为红罗裙,以红布为主,搭配其他颜色的布条缝制而成。舡神先生冲傩还愿时,“穿衣顶帽”,头上戴花(尽管是纸钱花),一身女装,不禁让我们想起傩人之玄衣朱裳,以及乡人傩中常见的“饰男童为女装”。 舡神先生之望牛娃出身和冲傩还愿时的女装打扮,都向我们昭示着其与沿门逐疫之乡人傩的关联。而舡神先生的唱词,更透漏出其在沿门逐疫转变为冲傩还愿的作用:“纸钱花纸钱花呀,东家冲傩到西哎家啊。”[30] 不仅如此,舡神先生在冲傩还愿时的活动内容,更为明显地告诉我们它与沿门逐疫的血缘关系。 3、 造船清火与邪呼逐除、傩船禳灾 在舡神先生冲傩还愿的活动中,有一个环节叫“造船清火”。“造船,是造送瘟神之船,以法讳手段将五方瘟神、邪魔、鬼怪押赴船上送解他方。‘清火’是火崇拜的反映,以打火方式兼念法咒来祛邪逐疫,有时兼表演杀铧。”[31]显然,冲傩还愿继承了沿门逐疫的部分活动内容。在嘉靖《贵州通志》中就有“札草船”,事实上,傩船禳灾为沿门逐疫之普遍形式[32]。另外,清火环节依然保持着索室逐疫这一活动。笔者在德江参与了那里的冲傩还愿活动,亲身体验了这一环节。虽然人数不多,只有舡神先生两人或三人加上为事主家帮忙的年轻人,四五个人的队伍,每到一个房间,大声邪呼,用黄豆(一说是飞沙走石,专打妖魔鬼邪;一说为马粮,撒到哪里神兵就驱鬼到哪里)驱赶房间尤其是角落里的邪魔,后随手关门,以是否得阴卦占卜邪魔是否驱出,若驱出则用鸡毛粘在门楣上“扎门”,并贴符镇宅。[33]总之,我们在目前的冲傩还愿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乡人傩的邪呼逐除与索室逐疫、用船送瘟神等内容。 同样地处武陵山区与黔东北毗邻的湘西地区的还傩愿活动,也有沿门逐疫的存留,列于此处,作为旁证: 疾病凡医治外均听命于巫……有病,赴庙祈佑,许以牲醴。愈则酬之……释大傩。供傩神男女二像于堂,荐牲牢馔醴,巫者戴纸面具,演古事如优伶戏者。更擐甲执斧,遍经房室,若有所驱除,击鼓鸣钲,跳舞歌唱,逾日乃已。[3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