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杨秀]黔西长角苗节日文化变迁的两个案例*(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杨秀 参加讨论

    严格意义上讲,“跳花节”这天的跳花坡活动更接近当地传统的“跳场”习俗,而不应该将之纳入到传统的“跳坡”习俗中。政府部门将不常有机会举行的不定期的“跳场”仪式放到每年都有的“跳坡”习俗中,并以“节”强调,张显这一习俗特色,使“跳场”仪式每年都有被表演的机会。他们这样做,也许出于“捆绑销售”,强化民族文化特色的考虑,现未可知,也许在以后的考察中能有机会听到他们真诚的解释。现在,在“跳花坡”习俗被越来越多的局内外人称呼并认可的既成事实面前,而且其活动时间又确实在“跳坡”期间,鉴于此,这里暂以将错就错的处理方式,将“跳花节”活动作为“跳坡”习俗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形式上之“新”表现在如下几点:一、它是有组织的;二、它是集中于某一处进行表演的;三、“跳花坡”之“跳”可做“跳舞”解。
    将上述跳坡习俗中前后两期的内容,稍加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的显著不同,现用表格对传统的跳坡习俗与后期跳花坡习俗中新增的“跳花节”内容做一简单对照。
    

    类别
    

    传统散在的“跳坡”习俗
    

    新式集中的“跳花节”习俗
    

    时间
    

    正月初四到十四
    

    正月初十
    

    地点
    

    散在的“坡”上
    

    集中于“跳花场”;另栽有花树
    

    表达方式
    

    随心即兴唱歌、吹芦笙等“表现”给“自己人”看;“跳”无“跳舞”意
    

    事先排练的歌舞等“表演”给“外人”看;“跳”可指“跳舞”。
    

    主要内容
    

    青年男女游乐、“谈爱情”
    

    男女青年、学生歌舞等依次表演;另有“拔河”节目;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与抢“花线”
    

    参与方式
    

    无人组织,自由依俗活动;无“出场费”
    

    有专人组织,编排节目单;给“出场费”
    

    (二)端午节习俗仪式及其变迁
    由考察知,长角苗人过端午节时,与过其他节日一样的习俗是:要比平时提前一点吃晚饭,以示家人勤快;晚饭要丰盛一点,以示生活富足;要追思祭祖,在晚饭前举行“叫魂”仪式,即逐一喊祖先的名字,请他们回家歆享子孙的供祀。除此之外,长角苗人还有独具“五月五”特色的节俗活动。特色之一主要体现在祛病除祟习俗方面,之二则可以概括为长角苗版的“情人节”模式。下面分别做进一步的扩展说明。
    其一,祛病除祟习俗
    每逢“五月五”这天,长角苗人每家都要在门上挂艾蒿和另一种叶子像苞谷叶那样的、有臭味的植物“绷跌”(苗语音译),据说,蛇不喜欢这两种草的味道,门上挂过它们,就可以避免以后蛇进家门了。有的人家还用雄黄酒避蛇进屋,具体做法是,用手指蘸上雄黄酒,再不断地将之弹到屋中地上。用这两种方法避蛇的同时,其他邪祟之类不祥的东西也会同时被拒之门外。这些仪式侧重体现的是长角苗人的除祟意识。另一种具有祛病意味的习俗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个是给小孩子戴辟邪物求健康平安习俗;二是上山游百病习俗。前者所说的辟邪物是用“绷跌”的根做成的。具体做法是,把“绷跌”的根切成一片片的,再用线绳把这些薄片串连起来,给小孩子戴到脖子上和手腕上。依他们的解释,小孩子戴了这种特制的“项链”和“手链”,出门就不会遇到蛇,也因此免受蛇的惊吓;同时也可以防鬼等近身。后者的游百病习俗是指“五月五”这天,小孩子们会跑到山上去,到处找各种野果吃。他们认为,小孩子们在山上往来奔跑这种“游”的行为本身,可以舒活筋骨祛“百病”,此日所吃的野果也被视为具有药效功能,类似于我们当下流行的“药膳”之说。同样是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当地识草药的人也会在这一天上山采药,据说药效会更好。
    根据上述“五月五”节俗内容所示,可以说,避蛇是人们此时诉求的主题之一。结合当地“五月五”前后湿热的气候条件来看,这正是适宜蛇生存“活跃”的时节。在长角苗人的信仰中,蛇是一种灵异之物,被赋予了传递不祥信息的“信使”的角色功能。如果蛇进屋了,就意味着这家要死人或畜之类的。具体将发生什么程度的灾难,可以通过烧蛇来判定。他们将蛇拿到三岔路口,用火烧它,如果蛇被烧死时蛇身蜷曲,则预示着灾难不严重,至多家中会有个鸡鸭猪狗类亡失之患,或者家人生点小病之类,无大碍,基本不用理会;但如果蛇死时蛇身挺直,则是大灾难的预兆,可能会有牛马类大畜或家人伤亡之类事发生,要赶紧请米拉[2]到家中作法解难。米拉常常将这种信息的“发布者”确定为祖先。祖先被后人慢待冷落了,没享受到必要的祭祀之供,或者是后人做事不淑有违祖德等等原因,致使祖先发怒,派蛇进家传递警告。收到“传票”的家人就要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再触怒祖先,必要时,还要按米拉指点,祭祖讨饶。了解了长角苗人这样的信仰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在“五月五”习俗中对避蛇主旨的一再强调了。
    其二,长角苗版的“情人节”
    长角苗人传统的“五月五”习俗主要是上述内容。据熊光禄等人提供,大约在1990年前后,五月五这天,在同样是长角苗人聚居的小兴寨有一个小伙子,拎了一台很“现代化”的录音机和一个扩音喇叭来到附近的山上,和长角苗的青年男女一起在山上玩闹。当时录音机里放的是小兴寨一个唱歌很出名的小伙子的歌,主要是情歌类。那些人就边听边学唱,持续了近一天。此后,每年的五月五,都会有盛装的姑娘小伙相约着到山上对歌、聊天,结识新朋友或者试探意中人的心迹。这一新的节日活动,类似于跳坡习俗中的对歌、围炉夜谈等习俗。
    毋庸置疑,这一对歌等习俗是“五月五”节俗中新的增殖点,不仅吸引了长角苗的青年男女积极参与,还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可与驻足观看。用在省城贵阳读过中专的长角苗小伙子杨光亮的话说,这是他们长角苗年轻人自己的“情人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