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现今的元宵节南北各地人们大多仍挂灯笼、吃汤圆(元宵),看元宵晚会,元宵同样是年节结束的庆祝日,但其节俗的浓烈程度已有所衰减。 一、元宵的起源与发展 在四时八节中,元宵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她虽然没有依傍具体的节气点(其他节日大都与二十四节气有较密切关系),但在节日体系中的地位突出,这除了她与春节的关系外,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因此在说元宵节俗之时,我们不妨来深究一下元宵的来历。 古人在对日月的观察中,很早就发现了月亮圆缺的时间规律,感受到月亮盈亏的变化对自然物候与人生命节律的影响。因此以月亮的变化作为记时的历法依据,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太阴历的历法体系。有关太阴历的影响无须多说,只要大家看看传统社会初一、十五的朔望祭祀活动,就十分清楚。应该说望日(月圆之时)的确定,早于朔日,朔日需要推算,望日却一目了然,因此望日作为时间的起点,是挺自然的事。在太阴历中新年大概在望日。道教的“三元”节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三个望日为节期,虽然它表述的是道教的时间体系,但并不是任意的杜撰,它是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时间体系的改造与借鉴。由于人们观察能力的进步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太阳历在中国上古时期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太阴历因为与农事关系的疏离,逐渐退居次要位置,但朔望月一直成为后世历法的基础。中国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一直使用阴阳历,阴阳历将回归年与朔望月两个不同的时间周期加以协调,使人们的时间生活既符合月度变化,又合乎四季流转的节律。在阴阳历中朔日成为岁月时间的起点,望日地位下降。但望日曾为岁首的民俗影响依然存在。正月望日地位的凸现是在汉代中期以后,汉武帝太初历的颁行为元宵、元夕节地位的奠定提供了契机。太初历是阴阳合历的历法,它采用夏历建寅的方式,将正月定为一年之首月,正月一日为元正,正月十五日晚上升起的自然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这就是元夕的意义。元夕(元宵)处在新岁之首,其地位因此超过一般的望日。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虽然太初历颁行之后,元宵有了发展的契机,但作为一个民俗大节,它的出现还要有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西域记》称印度摩揭陁国正月十五日会聚僧众,“观佛舍利放光雨花”。汉明帝为了表彰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六朝隋唐时期正月望夜的灯火愈烧愈望。当然元宵节俗的真正动力是因为她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二、闹元宵 在传统社会,节日是一项态度严肃、规则鲜明的社会游戏,人们习惯性地遵守着节日的游戏规则,参与到节日活动中。元宵的民俗与除夕相对应,除夕夜是关门团年,在新旧时间转换的过程中,人们暂时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处于静止状态;元宵夜与之相对,人们以喧闹的户外游戏,打破静寂,“元宵闹夜”成为明显的节俗标志。 “闹元宵”之“闹”就生动地映射出元宵节俗活跃的文化精神,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构成了中国传统节俗的独特景观。元宵的“闹”,是多种节俗形式的合奏。最突出的是声音与色彩。 锣鼓、社火之闹 元宵节的喧闹主要有两种声音: 一是以锣鼓为主的响器声。锣鼓是庆祝节日必备的道具,节日气氛的营造离不开锣鼓,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更响。没有锣鼓或锣鼓不够用时,人们将能发声的器皿也敲起来,湖北孝感有“正月半,敲铁罐”的谚语。清代苏州元宵也是热闹非凡,“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顾禄《清嘉录》卷1) 二是歌舞游乐的人声。元宵节是民间歌舞的盛大演出日,除一般通行的舞龙、舞狮的节目外,南北地方在元宵节期间都献演乡村戏剧,北方的秧歌戏,南方的花鼓戏、采茶戏都是元宵常演的剧目。东北地区将乡民化妆作剧,称为“太平歌”;河南及两湖(湖南湖北)地区称为“妆故事”。河南洛阳“歌楼鳞次,丝管嘈杂,灯下设杂剧百戏,游人填塞街衢。”锣鼓喧闹、歌舞杂戏是元宵节俗的主要“声”源。 元宵锣鼓与太平歌舞在今天看来,主要是烘托了节日气氛,是游戏娱乐,但其原始意义与腊鼓、傩仪一样,是具有巫术意味的节俗活动,其目的在于驱傩逐疫、召唤春天与苏醒大地。所以在一些民国地方志的民俗记述中,说到闹元宵习俗时,总免不了说上一句“即乡人傩之意。”当代青海土族互助自治县的土族在元宵夜有三项活动:跳火牙、妆瘟和观灯。前两项与驱邪有关,其中“妆瘟”有着明显的驱傩意义。人们选择年轻精悍、能歌善舞的小伙装扮成护法金刚等神的模样,在众人敲锣打鼓的护送下,挨家挨户串行。然后各家各户点燃一个巨型火把,送到村外事先指定的空地堆起来,以表示把所有的瘟疫烧掉。由此看来,它与古代腊日“索宫中之鬼”的逐除仪式有着相同或近似的文化特性。清代京城儿童玩耍的“打鬼”游戏同样有着驱邪的象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