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具与服饰 师公教法事仪式中又一必不可少的器物是面具,所谓“无面不成师”。李传教师公班共有九副面具,分别是玉女娘、土地公、土地婆、特兴、特凸、猴神、雷神、农婆和一副称为“鬼”的面具等。 按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以及在表演中的着戴方式,面具可以分为明相和暗相两种。明相指的是直接在人脸大小的硬纸片或竹笪片上(据说也有用牛皮的)绘画平面神画像,通常斜戴于额前,面部或用白纱、青纱蒙住或干脆不蒙;明相的数量很少,只有1副为硬纸明相,其余8副都是暗相。暗相多用樟木、柳木、黄杨木或梧桐木雕刻而成,大小与人面相似,连冠长约30公分,宽约16公分;正面浮雕,背面镂空,眼鼻处均挖有洞孔以观看和呼吸,两耳边也有小洞以穿带子缚系;着戴时,先用一长150公分、宽30公分的白或红布条从头顶包至下颔,再戴上暗相以遮住整个面部;此布条俗称“包胎布”(有的地方称“纱罗”),意谓包去凡胎而出神画像,其实际作用是为了作木刻面具的衬垫,以防磨伤皮肉。这8副暗相中,玉女娘是一青年女相,梳髻,额上饰以花冠,粉面红唇,双颊涂以胭脂,神态俊俏妩媚。土地公和土地婆分别是一老年文相和老年女相,土地公秃顶,白面朱唇,结白马尾为须髯,笑容可掬;土地婆饰以花冠,细眉樱唇,白面红颊,慈悦仁和。最富于特色的是丑相特兴和特凸。特兴赤面朱唇,挤眉弄眼,诙谐;特凸赤面突眼,暴牙歪嘴,调皮;据说他们是同胞兄弟,负责呈送人间“上达天庭”的各种表文。 在法事仪式中,师公在扮神表演时还穿戴专门的服饰。师公的服饰有师服、师裙和师冠三种。师服为大红长袍,黄布镶边,系黄色丝穗,并以黄色丝线于双肩处分别绣“龙头”,前襟绣有“双虎”,背面绣有“三元”和“四帅”的图像。师冠也是红布制成,帽沿插五个绒球,中间一个为大红色,左右两个为兰色,最边两个为粉红色;正面镶有玻璃镜片,背后垂下三条带子,中间一条为黄色,其它两条为红色。 七、唱师与跳师 在歌舞表演的过程中,有一关键点是不可忽视的,即所有参加的师公自然地分成两个组:歌组和舞组。歌组坐在师坛场两边负责念唱“请神词”或“颂神词”,同时负责敲打锣鼓和手摇法铃为舞者伴奏;舞者则身着师服、头戴师冠或面具、手持法具,在坛场中央跳起与所请神灵相对应的舞蹈。歌与舞交替进行,一般是歌者不舞,舞者不歌。各地壮族民间把这种表演又称为“唱师”或“跳师”,清楚地指明了上述的要点。不过在整个过程中,歌或舞并非固定于某几个师公,而是由所有师公共同轮流承担。 沃勒斯指出:“使用各式各样的乐器、歌曲、赞美诗和舞蹈不仅能起到召集神灵的作用,而且还起到把人们整合起来的作用。”[5]壮族民间师公教的音乐和舞蹈既是带有艺术性形式、内容和目的因素的艺术文化产品,也是沟通鬼神的传媒工具和手段。 民间师公教音乐分为声腔乐和打击乐两种基本体裁。二者不仅外在形式和表现内容上有所不同,在功能作用上也有差异。以笔者调查的上林县西燕镇师公为例,其音乐以打击乐为主,声腔乐为辅。打击乐以木鼓为主奏,以两面铜锣、大小铜钹和铜铃配合。所用曲牌分为开场鼓、快鼓、慢鼓、过门鼓、收场鼓等。演奏手法较为单一和随意,较多地显示出古朴、自然的形态特征。在节奏类型上,通常有顺节拍型(不同的乐器在正规节拍中交替击奏,强音乐器在前,弱音乐器在后,二者时值相等或前者长于后者)、逆节拍型(不同的乐器在包含变位重音的节拍中交替击奏,弱音乐器在前,强音乐器在后,二者时值相等或长于后者)、顺逆结合型(在同一小节中综合使用顺节拍型和逆节拍型,以构成特殊的音响效果)、齐击型(不同乐器同时击奏时值相等的音符)、疏密重叠型(不同乐器同时击奏时值不等的音符,构成交替出现的音响效果)。师公交替使用这些打击乐节奏类型,指挥和调度着整个仪式的歌舞表演。 在声腔乐方面,分为“师腔”和“欢腔”(山歌腔)两种,以师腔为主。师腔多用于叙事,又分为悲腔、哭腔、平腔、高腔、快腔和帮腔等,其中保留着古朴、简陋和浓郁神秘色彩的旋律,口语性和吟诵性是其旋律上的重要特征。欢腔是辅助唱腔,主要用于抒情。在曲式结构上,一般由一段体组成,具体可分为单乐段和复乐段两种基本形式:单乐段一般每个乐段只有上下两句唱词,但可以通过不改变旋律骨干音、调式逻辑和句逗落音而反复演唱更多的唱词;还可以在开头和结尾,或者上下句之间,加入衬词衬句,以使乐意扩展得更加充分。复乐段一般是每个乐段有四句唱词,故又称四句头复乐段。这种曲式的规模比单乐段大,可容纳更多的内容,已经初步具有起、承、转、合的程序。在复乐段中加入衬词衬句,不但使乐意表述得更加详尽,而且旋律也显得更加丰富。在演唱方式上,师公的演唱全部使用壮语方言,演唱形式有清唱、滚唱和帮唱三种。清唱的特点是演唱不依托管弦伴奏,表情达意全凭歌喉;滚唱是一种近似于朗诵的演唱,通常以同一曲调的自然反复演唱多段唱词;帮唱则是一人唱众人和,独唱与伴唱此起彼伏、交替重叠的演唱方式。 舞蹈也是师公歌舞的重要因素。师公的舞蹈动作不多,且比较简单,但有相对规范的脚位元元元、舞姿造型和动律特征。其基本脚位是“蹲点步”,即一腿半蹲,另一腿曲膝点地。基本舞姿有“凤凰型”和“蛙型”两种。凤凰舞姿为一手举于头旁,另一手按于胯边,同时蹲点步;蛙型舞姿为双臂屈肘举过头旁,五指张开,两脚成八字蹲踏式。在动作韵律上,师公舞有着十分鲜明的特征:(1)颤。即双腿屈膝,自然上下颤动。这是师公舞最突出的动律特征,贯串于各地不同风格的师公舞蹈之中。但因地而异,如贵港、来宾、武宣、象州一带以慢颤为多,柔而缓,因而动作显得比较舒展从容;而上林西燕镇一带的“颤”则脆而快,幅度较大,动作比较轻松风趣。(2)晃。即上身、头部在舞蹈中向前后左右晃摆而形成的颤中带晃。尤以上林师公舞最为突出。连续不断的“晃”,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神乎其神的感觉。(3)扭胯蹲摆。“扭胯”包括胯部的扭、弹、送、磨。“扭”和“弹”是通过胯部有力、快速的横向扭摆和弹动,表现出欢乐的情绪;“送”和“磨”是通过胯部柔缓的圆形转动后送出,表现诙谐风趣的情绪。“蹲摆”指在两腿屈膝下蹲的同时,身体随之向两旁转动,是动作蹲中带摆,给人一种稳健感。(4)悠吸点弹。这是师公舞中富有民族风味的动律特征。“悠吸”指在腿或受臂悠悠抬起之后,迅速将小腿或下臂吸回(或屈回),使动作刚中带柔,动中有静,富于韵味。“点弹”指前脚掌点地后迅速弹起的动律,动作敏捷、轻巧,富有弹性。[6]这些基本造型和动律特征贯穿于各种动作当中,使舞蹈始终保持“下蹲微伛、步蹇”的姿势,给人一种有如神灵附体的感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