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为,一、将研究对象囿于文字文本(即便是采风,也只是将活态文本改制为只有情节内容的书面文本而已),制约了视界的深入;二、强调研究的文学视角(思想/艺术),限制了多方位的探讨。这就使理论研究有隔于对象的源头活水和独有的特性。而离开本源,研究便失却原创的激励,其结果,只能在同质的层面作横向的位移,可以达成面的扩展,量的增加,却难以向纵深推进。这种情况,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有了较大改观。以神话研究为例,自1978—1998的20年间,计出版专著近800部,发表论文及有关文章约6500篇(而此前30年间,仅有专著不足80部,论文及有关文章600余篇),内容涉及神话基础理论研究、神话本体研究、神话学史研究以及资料学研究等广泛的领域;研究的方法与视角,从文艺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到结构主义、原型批评、比较文学、阐释学等等,多维多向,应有尽有。特别是对民间文学文本的“活态”性,有所觉悟,孟慧英的《活态神话》(1990年)、李子贤《探询一个上未崩溃的神话王国——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神话研究》(1991年)、邓敏文《没有国王的王国》等。开始注意到作为动态文学的特质,注意到这一文学现象产生、存在、变化在于表演过程。但是它并没有引起我们研究人员的全面重视,更没有作为一项重要理论继续不断地进行系统探讨与论述。相反这一工作在西方确是成效频现。他们从“活态”性中,提炼和建构了口头诗学理论,在更深的层面上推进了民间文学理论的建设。他们的研究成果充分表明,“活态”文本是民间文学生命基因和理论密码的直接载体,是实现理论创新必不可缺的前提和基础。有鉴于此,今天我们无论要想有效借鉴还是最终超越西方的理论,无论是要让自己的研究走出困境,还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抓住民间文学“活态性”特质的研究,应该是一条符合该学科特点的好途径。何况现在民间文学的各种样式在我国的民众中还是如此丰富活耀的存在着,这是让国外学者羡慕不已的事,也是我们得天独厚的好条件。 当务之急,我们是否应该在研究方向上作一次战略的“转向”。即是把关注的重点转向活态文本。对它的“产生方式的内在知识”进行直逼本源的追踪与探析,从这里汲取理论创新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基本理论的有效反思与重构。 关注“活态”文本,对于研究者来说,不仅意味着要进入“新”的研究对象(对象的“新”层面),同时也提供出一种新的观察视角。 首先从解读“活态”这一概念开始。所谓“活态”,是指与雅文学、俗文学等书面文学相比,它的“活”具体表现为:1,“底本”(民间传唱本)是活的——有基本主题和程式,但没有固定的文字文本;2,表演是活的——每一次都有特定的心境,都有即兴的发挥,都是一种新创造;3,受众是活的——每一次的对象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对象,在不同的现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和创造;4,场景是活的——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变化,至少时间上的不同,不同的场景对表演者会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演唱(讲)者作为创造主体,最具能动性,居于核心地位,以他的表演为中心,多维多向,全场联动,形成立体生命场。民间文学的创作、生存和传承,都是在这个生命场中进行的;离开生命场,它就会损伤、变形,乃至枯萎凋零。由此可以说,“活态”是民间文学的本然形态,也是它的生命线。 立足“活态”,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以往的“文本”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把“它”仅仅理解为记录民间文学作品的文字文本,又把这种文字文本按照一般的“文学性”加以理解,结果就把生动鲜活的复合存在,变得简化和僵化,从而失却完整性和有机性。现在这一观念必须改变:变单一构成为复合构成,变平面静态为立体动态。所谓复合构成,是指它包括了活态表演文本、原始记录文本、搜集者整理文本、编辑审订文本和正式出版文本等多层的生态系列。这里根本之点,是活态文本,或文本的活态性。所有不同层次的文本,只要它是科学处置的结果,就应该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活态”本性。所以,在本质上,我们必须如实地把民间文学的文本确立为以演唱(讲)者口头表演为中心,以特定生命场为标征的“活态”文本。其内涵,不仅指表演者演唱的内容,同时也包括演唱者的表演(表情、语调、手势、体态等)、受众的现场反应以及场景的作用等等,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效应的生命系统。我想,这一认识将会助于开阔理论视野,防止和减少研究的片面性。 从“活态”观念,再来观察作为出版物的书面文本和作为搜集稿的记录文本,就会走出机械、僵化的局限。如同有了透视功能一般,不仅能够从平面静态的文字中,探出“活态”的因素和特征(或者探寻其鲜活性如何逐步损失的轨迹);还可以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例如,追踪由活态文本到记录本,到整理本,再到编辑本、出版本的衍变过程,把创作(表演)主体、搜集整理主体和编辑出版主体引入研究视野,探讨他们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以及各级次文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获得新的理论发现。 在“活态”的内在结构中,本然地隐含着多种理论发展趋向:以底本(主题、程式等)为中心的叙事理论研究;以歌者为中心的创造过程研究;以演唱与受众为中心的表演理论研究;对各种因素综合考察的口头诗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在西方已经有了相当的收获,主要成果有帕里、洛德、弗里的口头程式理论,普洛普的形态学理论,鲍曼、纳拉扬的表演理论,洛德的创作理论等。这些都是可以借鉴的,但并不影响我们独立的创造性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