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借鉴前人调查成果1、国外学者的田野调查 早在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就开始了对羌族的研究。英国传教士托马斯·托伦士(Thomas Torrance)在二十世纪初期就到川西北高原的羌族地区传教、考察,并写了关于羌族历史、习俗、宗教的一本小册子《The History, Customs and Religion of the Ch’iang》。美国学者戴卫·克罗克特·葛维汉(David Crockett Graham 1884-1962)于1925年至1948年间曾多次深入到四川羌族地区,写成了《羌族的习俗与宗教》一书,书中还有作者在羌族地区考察时拍摄的大量照片,都是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珍贵资料。 1988—1999年,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及現代中国学部助教授松岡正子来四川大学历史系留学,著成《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的少数民族——羌族和四川藏族》(日文)一书,2000年9月由日本YUMANI书店 出版。 2、国内学者的田野调查 国内对羌族的研究,除了古代历史典籍中的相关记载外,还有大量羌族历史、文学、文化方面的研究。1949年以前,涉及羌族的历史、生活、习俗等的调查报告,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清朝知县李锡书著《汶志纪略》[1],祝世德修《汶川县县志》[2],吕思勉著《中国民族史》[3],林惠祥著《中国民族史》[4],庄学本著《羌戎考察记》[5],胡鉴民著《羌族之信仰与习为》[6]等。 1949年至1980年的30余年间,出版了一批有关羌族研究的调查报告和著述。主要有: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四川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印了《羌族地区土司资料汇辑》、《汶川县绵虒乡社会调查报告》、《汶川县雁门乡社会调查报告》、《羌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西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在对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辖范围内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将搜集的资料整理成《羌族调查材料》一书。《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纳西族卷、羌族卷、独龙族卷、傈僳族卷、怒族卷)》[7]中的《羌族卷》,是到目前为止资料最丰富翔实的一部羌族宗教文化著作,其中收录了很多前人调查、研究的成果。李绍明、周蜀蓉选编的《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是一部重要译作。于一、李家骥的《羌族释比文化探秘》是一部是比文化研究专著。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史志办和各个县的史志办等文化部门作为内部资料刊印了《西羌古唱经》、《羌族释比(许)文化研究》、《羌族民间故事选》、《北川羌族史略》等,也都从不同角度对释比文化进行了研究。 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行释比调查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四、调查地点、对象选择(一)调查地点的选择与确定 在四川省阿坝州的汶川县、茂县、黑水县、理县、松潘县等都有羌族聚居,选择汶川县的龙溪乡、绵虒乡、雁门乡作为主要的调查点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第一,汶川县处于交通咽喉地带,与阿坝州的其他几个县相比,民族文化生态的改变明显要大得多,这对羌族文化和释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影响表现得也最为明显。 然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交通条件是否便利等与释比文化的传承之间的不同步性却非常明显。绵虒乡紧邻成阿公路,交通条件优越,但羌族文化和释比文化都得到很好的传承,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还为绵虒乡的羌锋村题写了“西羌第一村”。 第二,汶川县的一些释比在以往的羌族文化调查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对羌族释比文化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全面,认识和了解也比较深。从他们个人的生活轨迹,就能透视出羌族释比文化的演变。 绵虒乡羌锋村的释比王治国和王治升、龙溪乡的释比余明海和朱顺才、雁门乡的释比袁真奇和张富良等人,多次接待国内外学者的调查、访问,留下了大量的关于羌族释比文化传承的资料。 (二)调查对象的确定 传承人是调查的主要对象。首先要确定下来可以调查的释比人选。一方面从前人调查中寻找线索,另一方面,与当地有关部门及熟悉情况者沟通了解线索,在此基础上寻访。最后确定的调查对象有:萝卜寨的释比张富良、巴夺寨的释比余明海,羌锋村的王治升,巴夺寨的朱金龙,白水村的释比余伯伦等。 五、调查重点、发现(一)调查的重点 1、释比口述史调查 释比口述历史的调查,分别选择了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的9位释比和茂县的2位释比,进行了逐个访谈。从释比文化传承个案入手,调查涉及到以下内容: 第一、释比的家庭、家族、个人生活经历等背景资料。 第二、释比文化的传承方式、过程和传承内容。 第三、释比信仰的神灵。 第四、祭祀仪式和崇拜活动的种类。 第五、祭祀仪式和崇拜活动的演变。 第六、占卜。 第七、释比的法器。 2、祭祀仪式调查 选择了祭祀仪式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祭山会、还家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其中,祭山会仪式在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巴夺寨举行,94岁的释比余明海及释比杨贵生、朱金龙、朱光亮、余世荣等共同主持仪式;还家愿仪式在汶川县绵虒乡羌锋村簇头寨举行,释比王治升主持仪式。调查采用访谈、录音、拍摄录像和照片资料的方法,忠实记录了从仪式筹备到结束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调查仪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内容。 第二、祭山会仪式的过程和内容的调查。 第三、调查仪式各个环节的细节问题,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请释比进行解释和说明。 3、释比唱经调查 选择绵虒乡的释比王治升为调查对象,请王治升逐段唱诵释比唱经,录制了释比唱经全部内容的录音资料。 请王治升按照个人的理解,将释比唱经逐段翻译成汉语。 (二)调查中的新发现 1、通过口述历史调查,对释比文化传承的方式、过程等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对释比“解卦”仪式的内容、演变等的调查,获得了释比文化传承的第一手资料。 2、通过祭祀仪式的调查,对释比文化内涵、释比文化的象征意义、释比文化的社会功能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在调查中,发现了两部保存完整的释比图经《刷勒日》,并拍摄了全部照片、录像资料。 4、发现了一套象形文字符号系统,这套系统用于释比扯索卦占卜结果的记录,在全面调查了扯索卦的工具、方法、用途、意义等基础上,基本理清了象形文字符号系统的内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