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田野研究 >

历史视角与田野调查:我的台湾庶民戏剧研究(5)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林鹤宜 参加讨论

    (三)变化中的机制与变化的意义
    歌仔戏幕表戏提供了目前众人所熟知的「剧本戏剧」(做死戏)以外的戏剧美学认知。识字无多的艺人们,并不因循满足于老故事、旧剧目。他们利用「台数」(「幕表」)的概念编剧,经由全体演员配合,创作力丰沛的推出一部又一部新戏,累积数量惊人。而且从内台时期流传至外台,表现了惊人的创造力与执行效率。从幕表戏发展的整个历史观察,「幕表」编剧方式之存在,与民间戏剧的通俗本质有关,而与是否为商业剧场不一定相关。
    即使在今天,中生代以下的歌仔戏演员多曾接受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他们仍然采用这一有效的方式为民间剧场进行编剧。除了证明「台数」(「幕表」)有它在这个环境中的不可取代性,也许还示范了戏剧做为「舞台上的艺术」,得以摆脱文字符号束缚的最佳手段。越过(非克服)了文字的障碍,尽管它被认为俚俗不文,却无时不直接接受观众的反馈,并随时对这些反馈做出回应,完完全全的凸显了戏剧的本位。
    这个计划透过多方向的调查,探索歌仔戏「做活戏」的剧场、编剧机制和法则,剧目内涵以及人才等。这样一套民间智慧开发出来的高效率编创方式,除了「丰富地方艺术文化内涵」,应该还具备了在当代的戏剧创作中,启发思考,甚至被转化、运用的价值。
    歌仔戏是台湾「幕表」编剧获得最高度发展的本土剧种;也是现存台湾戏曲中,唯一以「幕表」编剧做为主要编剧方式的剧种;尤其更是目前台湾唯一能够与现代剧场「集体即兴创作」方法相对照的实践经验。相较于现代剧场「集体即兴创作」的即兴集中在排戏的阶段,上台之前必须将剧本定型;歌仔戏「做活戏」的即兴似乎更为彻底,一切在台上见真章!
    长期处于通俗剧场环境,歌仔戏幕表编创已然形了固定的习气与风格模式。这些成规(程序)发展自它的表演环境,不一定能够被其它场域的剧场所运用。然而,它的高效率和高戏剧主体的特质,却深具启发性。
    今天的台湾歌仔戏并非没有新生代演员,但磨练「做活戏」功力是需要环境和时间的。整体而言,歌仔戏的即兴创造力正在急速下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创造力愈不足,我们所得到「做活戏」的负面观感就愈多。相较于写定的剧本,它不受文字束缚;但也得不到文字的保障。因应歌仔戏剧团即兴创造力急速下降的现实,讲戏人「台数」无不愈写愈详细;演员也几乎人手一册笔记本。这样的调整能保留住「做活戏」的操作吗?未来是否能发展出新的表演机制?是很值得观察的课题。
    结语
    没有任何田野工作的方法步骤是绝对正确或必须的,它必须根据论题进行量身订做的设计。而为了能够提出一个有效的解释,视野和沟通仍然是超越一切的利器。
    不管接触的是什么剧种,笔者总是以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高度,去观察它在时空中的定位点和处境的意义。所有的剧种无不是依循着剧种规律往前走,然而它们也因应新的时代条件,正在创造新的规律。
    面对生活中的剧场,透过调查、纪录和访问,往往能够深入掌握细节,建立生态认知,发现戏剧发展与环境的各种关联,并能够指出问题之所在。使得我们对戏剧的理解,不再拘泥于文学或艺术的层面,得以更贴近剧种的全貌。
    特定剧种或区域的研究成果,意义并不止于对此一特定时空对象的了解,更能从中看到整体历史和环境中的规律。因而,尽管各计划关于历史的思考、剧团的研究或剧场环境的调查分析,乃至于艺术操作的立体掌握,都有很大的后续延伸空间,我个人并不会以台湾全部剧种或全部地区的相同工作为目标。执行这些计划,对我而言,已经走过了探索台湾戏曲的珍贵阶段。
    就整体文化面而言,精英文化只占文化的一个面相,常民文化才真正和多数人生活息息相关。庙会是小区文化及宗教活动的主要据点,是常民文化的缩影,也是文化体质最好的检视站。从传统戏曲艺术的角度来看,虽然目前「精致化」成了艺术殿堂的必然驱势。庙会野台演出,却提供另一种思维的方向。
    [1] 尽管相对而言,北管戏和南管戏有热闹与雅静的不同趋向,爱好者同样涵括仕绅及其它阶层。
    [2] 石婉舜,《一九四三年台湾厚生演剧研究会研究》(台北:台大戏研所硕士论文,2002),页12-14。
    [3] 虽然有些剧团如「金枝演社」、「差事剧团」透过表演或场地的设计,将走入群众做为他们从事剧场的理念,其知识思维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4]《联合报》是那段时期戏院广告最完整的报纸媒体。刚开始的广告很简单,1953年下半年开始发生明显改变,54年以后确定了广告宣传上的「明星制」走向,不仅注销演员剧照,各种宣传词句更纷纷出笼,直与电影媲美。1956年歌仔戏电影兴起以后,内台现场演出的歌仔戏广告才渐渐又回归平实。
    文章来源: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