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毛巧晖]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自觉(1949-1966)(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5-04-0 毛巧晖 参加讨论

    三、民间文学“口头性”话语及其特性
    民间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口头性。从最早的研究开始,研究者就意识到它的这一特性,在学术史上有不同的表述:“口头文学”、“口语文学”、“口述的”等等。新中国成立之初,“口头性”话语被“人民性”遮蔽。蒋祖怡的《中国人民文学史》一书是新中国最早对口头性内涵进行探讨的著作,上文已有论及。在他的理解中,口头性相当于“口语的”,具体阐释为口头歌诵、口头流传;口语的语言特色是虽则较为粗俗,但刚健清新、丰富、深刻、生动。[34]也就是说,他侧重于将口头性理解为新的人民文学的语言特色。在他的阐释中,“口头性”的内涵被置换,其结果就是只会重视民间文学流传、歌诵的口语特点,正如他自己所说:“人民文学是一切文学的根,是比一切文学更巨大的河流,它是在口语的河床上奔流着的。”[35]这样只会重视民间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作用,即“当前文学工作者的任务,便是通过了解群众生活语言来了解人民文学,来创造人民的文学,来从人民当中来发现他们一切进步的东西。新的社会现实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文艺的方向已经有了肯定的指针。除此以外,文艺工作者没有第二条路。”[36]可见他只是从创作的角度谈论口头性,其实质是想触及如何创作新的民族国家所需文学的路径,这就使得口头性变为“人民性”文学的一个注脚,其学术核心被遮蔽。对口头性话语进行学术阐释的当属赵景深。
    赵景深对于民间文学做了自己的阐述,在理论上他主张广义的民间文艺,但在论述民间文艺性质的时候,其对象主要倾向于狭义的即口传的民间文学方面,他提到“从作品的流传来考察——一般人用纸笔来流传,可称为‘笔述文学’,民间文艺则是‘口述文学’。但现在记录下来,也变成笔述的了。”[37]可见他对口头性的界定主要是“口述”,也就是非书面,但他并没有进行充分和全面的论述,也没有将其作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一个分野,而是认为随着记录的出现,民间文学也会转成笔述文学。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们大众对于民间文学是喜闻乐见的,我希望能有一个‘新的民间文学运动’。我指的是民间故事、民歌、谚语这一类的文学。”这样他的重要倾向就是“指导青年们写作民间文艺,所以特别注重民间文艺的内容和技巧(包括音韵)之谈论。”[38]因此他虽然对口头性的探讨从语言的技巧和音韵上做了深入论述,在客观上对民间文学口头性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推进,但由于出发点的不同,这方面的价值并没有被发现和发展。
    在这一问题上,周扬、郭沫若、老舍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周扬认为:解放区文艺作品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它的语言做到了相当大众化的程度。语言是文艺作品的第一个要素,也是民族形式的第一个标志。[39]他只是强调民间文艺语言的大众化特性,也就是从民众接受的角度来谈民间文学语言的口头性。郭沫若认为“民歌就是一阵风,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忽然就像一阵风地刮了起来,又忽然像一阵风地静止了,消失了。我们现在就要组织一批捕风的人,把正在刮着的风捕来保存,加以研究和传播。”[40]可见他对民间文学口头性的理解就是它的语言的流动性、不固定性。老舍则认为“搜集民间文艺中的戏曲与歌谣,应注重录音。街头上卖的小唱本有很多不是真本,而且错字很多。我们应当花些钱去录音,把艺人或老百姓口中的活东西记录下来。[41]他特别强调老百姓的口头语言中蕴含着“活的东西”。他们都将口头性作为民间文学语言的特色,这样他们研究的重点自然会置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朱自清的《中国歌谣》,尽管其雏形是1929~1931年他大学上课的讲稿,但是1957年作家出版社整理出版,不能不说代表了当时的观点。书中关于口头性的论述,旁征博引,从中国古代说起,一直到当时西方流行的理论。主要有:
    《古谣谚·凡例》说:“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其去取界限,总以初作之时,是否著于文字为断。”[42]Louise Pound在《诗的起源与叙事诗》(Poetic Origins and The Ballad,1921)里,提到了对民歌的判断,其中的一个条件:“这些歌必得经过多年的口传而能留存。它们必须能不靠印本而存在。”[43]他的观点是:歌谣起于文字之先,全靠口耳相传,心心相印,一代一代地保存着。它并无定形,可以自由地改变,适应。同时“口传相当于我们印刷的书”。[44]他还强调:对于口传的态度,会影响歌谣研究的科学性,指出音乐家和文学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它进行润色和改变。[45]因此,在他的理念中,口头性是民间文学的一个判断标准,认为它不仅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流传方式,还是科学研究民间文学的出发点。他将口头性当作民间文学文学性的一个特质来对待,尽管他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他的观点不可能被承继和发展。
    1954年出版的《苏联口头文学概论》,是当时唯一以口头文学命名的一本专著,它也是当时一本专业学习的重要参考书。由于这本书只是“苏联中学八年级用的俄罗斯文学教科书中‘口头文学概论’部分的翻译”,所以它对于口头文学的界定,主要从意义和所包含的内容来阐述,它认为口头文学,“意义就是:人民创作,人民智慧”、内容包含“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勇士歌、童话、歌曲、谚语、俚语、谜语、歌谣”。[46]但大家普遍认为“苏联学术界是今天世界学术界的一座灯塔。它用炫目的强光照射着前进的学者们的航路。”[47]
    中国的学术界开始将民间文学等同于口头文学,其在实践层面的体现就是“搜集整理”成为1949-1966年民间文艺学领域的基本学术话题[48],相关研究在这一时期从实质性上推动了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与资料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当然,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局限性,民间文艺学领域对于“口头性”的学术本质、学术机理缺乏深入探讨。但这并不能遮蔽或者忽略1949-1966年民间文学在政治权利话语影响下深层运作的理论自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