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1月10-13日在美丽的云南西双版纳举行。这是一次世纪之交的会议,也是一次承前启后的盛会。 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为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学”。与会代表共103 人,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分属汉、蒙、达斡尔、苗、土家、朝鲜、纳西、白、彝、哈尼等10多个民族。会议收到论文共84篇。在84篇文章中,其中有30多篇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另有40多篇为其他学术论文。本综述主要就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分述如下。 一、中国民族学的世纪历程 民族学、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年传入中国。近百年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取得成就是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是任何人也不可否认的。中国民族学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前50年和后50年两个大的阶段。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前50年的中国民族学 20世纪前50年是中国民族学译介和实践阶段,是中国民族学的初创阶段。关于这一时期的成就和不足,学术界评价不一。此次讨论会有几篇文章谈及这一阶段的中国民族学,各人的看法亦不尽相同。有的学者认为,前50年的中国民族学是译介、宣传和实践时期。西方民族学、人类学的一些著作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一些大学开设民族学、人类学课程,培养了不少人才。从总体而论,前50年是打基础的时期,不但出了成果,而且出了人才。至今在我国民族学界、人类学界发挥主要导师作用的,仍是前50年培养起来的人才。不过,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前50年由于多数学者未掌握马克思主义,加上历史条件限制,他们的研究成果未能为改造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二)新中国的民族学 新中国近50年来的民族学,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道路。这一阶段是中国民族学应用和创新阶段,是主要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的阶段,理论和方法均有创新,如民族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历史研究和现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等。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新中国的民族学褒贬不一。这次讨论会对新中国的民族学研究作了认真的回顾,充分肯定其成绩,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对存在问题也作了很好的分析。 有的学者指出,回顾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民族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有起有伏,直到作为一个学科被取消,最后又重新恢复,并获得显著发展。不过,由于民族工作的需要,即使是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取消时期,民族学的研究工作仍旧没有中断。民族学在对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研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中国的民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所谓“四大”,即:一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调查;二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田野考察;三是编辑出版了大型的民族学研究和资料丛书——《中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四是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发展和现代化问题调查。 1、民族识别:世界民族学研究的创举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是新中国民族学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民族识别,并为此重点地开展了民族调查。至1956年,国家根据民族工作者的民族识别成果,正式确定公布了51个少数民族,后来又增加了普米族、门巴族、珞巴族和基诺族。不少学者指出,通过大规模的民族识别调查、民族语言调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摸清了中国的民族成份、民族地区社会形态,为党和国家制订和贯彻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有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在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历史上是一伟大创举。其经验对于第三世界的多民族国家解决类似的问题,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2、少数民族社会大调查: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族学田野考察 田野考察是民族学的主要特色之一。1956年至1964年,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彭真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组织全国各地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民族工作干部及部分高校师生,先后有1000多人参加,分别到16个多民族省区实地考察,历时7年,收集近亿字的文字资料, 撰写调查报告340多种,计2900多万字,整理档案文献资料100 种, 约1500多万字。拍摄极为珍贵的10多部少数民族科学纪录片,搜集大批少数民族历史文物。调查面之广,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时间之长,收集资料之丰富,当属世界民族学田野考察之最。民族学工作者对各民族的社会组织、经济形态、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作了全面考察。不少与会者谈到民族大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并予以充分的肯定。 一些学者认为,这次调查成为后来中国民族学获得长足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它不仅成为现阶段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奠基石,甚至在中国的整个社会科学里,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3、《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大型的民族学资料和研究丛书 在50年代前,中国各少数民族没有完整的民族志和民族史,也没有民族地区概况之类的著作。通过少数民族大调查,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大部分资料皆收入由国家民委主持编辑出版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该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合计403种,达上亿字, 总计发行100多万册。这一丛书在民族研究丛书方面, 可说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型的民族学资料和研究丛书,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