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及婚姻家庭研究 关于白族文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李缵绪著《白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白族文化主要由石器文化、青铜文化、口录文化和文人文化组成。其发展历史,大抵经历了原始文化、滇文化、爨文化、南诏文化、大理文化、元明清文化等几个阶段。其发展过程,在继承了固有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内,吸收了大量的仰韶文化和楚蜀文化;对外,吸收了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的古文化,形成了白族源远流长、色彩斑斓的文化。服饰文化:尹素卿《白族服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指出:白族服装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服装一般与汉族基本相同。青年人喜欢穿白颜色对襟上衣,外穿黑色领挂,蓝色裤子,腰系拖须裤带,惯背一个艳丽夺目的绣花背袋,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巾。碧江一带的白族男子,在衣服外边再加一件麻布坎肩,衣长过膝。乐夫《略谈白族服饰》(《民族文化》1984年第2期)则从白族的帽子和围腰、鞋子和袜子各种绣花饰物、各种首饰等方面,论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白族在服饰上具有不同的特色。有关白族服饰的论文还有:章虹宇《鹤庆白族妇女服饰》(《大理文化》1983年第6期),王元辅《滇人和白族的发式服饰比较研究》(《大理文化》1985年第6期)。茶文化:苏松林《白族“三道茶”文化特征初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一文认为:第一,三道茶是白族文化的结晶。第二,三道茶体现了白族人生的哲理,即一苦二甜三回味,象征人生三部曲、事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三,三道茶体现的白族文化特征,即白族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兼收并蓄这一特点。第四,三道茶文艺晚会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菡芳《白族三道茶》(《民族文化》1985年第2期)一文,则介绍了白族“三道茶”的民间传说、配制方法、上茶仪式等。指出“三道茶”寄寓着白族人民生活的哲理,同时也是三副预防疾病的好药。仙竹《白族特殊礼——三道茶》(《民族团结》1984年第11期)一文,也简要地介绍了“三道茶”的礼节和配制方法。居住文化:高登荣《试析白族的居住文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认为:白族民居既是白族文化的产物,也是汉、白文化交流的产物。白族所接受的儒家的社会等级观念、伦理道德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中庸之道等,都在白族民居中得到无言的体现。云南省设计院编《云南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则从自然与社会概况、民居建筑、实例等方面,用图文对白族民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仅房屋建筑的内容就有:院落布置、基本单体、平面类型、剖面、及梁柱构架、防震措施、外观与装修等六个方面。此外还有:吕二荣《白族民居建筑初探》(《大理文化》1985年第6期)、李森《白族民居建筑的艺术》(《大理文化》1983年第6期)等文。关于白族“绕三灵”的研究,有以下不同意见:范玉梅《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3期)认为:白族的“绕三灵会”,流行于大理一带,每年春末举行。节日这天人们身着盛装,边唱边舞,绕洱海一周,主要目的是为了祈求吉祥与丰收。清华《“绕三灵”并非绕洱海》(《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则对范玉梅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参加“绕三灵”节日活动的人们,要边唱边舞地“绕洱海一周”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要根据是,第一,洱海之大,要边唱边舞地绕洱海一周,决非两、三天内所能做到的。第二,洱海东岸海东至挖色段有一长约10公里的悬岩陡壁,人不能通过。第三,所绕的“三灵”崇圣寺、圣源寺、金圭寺均在洱海西岸,无需绕洱海一周,故“绕三灵”并非绕洱海。程叙《对白族“绕三灵”的几点补正》(《民族研究》1989年第6期)则又指出:“清华对绕三灵活动行进路线等的说明,仍有不确之处。认为,第一,群众边歌边舞行进的路线并不经过金圭寺。第二,参加节日活动的大多数群众,也不经过佛都——崇圣寺。第三,仙都不应是金圭寺,而应是河矣城村的洱河祠。有关白族文化研究的论文还有:李正清《白族“火把节”探源》(《昭通师专学报》1987年2—3期)、李东红《白族火葬墓的几个问题》(《思想战线》1991年第6期)、宋文熙等《略论明清白族学者对云南文献的贡献》(《昆明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董建中《白族“绕山林”起源的内涵及其变异》(《民族学与现代化》1986年第4期)、李东红《白族文化史上的“释儒”》(《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等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