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社图司的指导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策划与组织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经过许多专家大半年的努力,现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在即将全面铺开的全国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工作中,这本《手册》不仅在传授以田野调查为主要内容的普查知识方面,而且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普查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方面,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读物发挥其作用。在此,仅就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思路和分类编码两个问题,发表一些个人意见,供各地开展民间文化普查的参考。 在未进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先要说一说关于“民族民间文化”这个专有名词。这是我们国内学界约定俗成了的一个称谓。意谓由民众以口传心授的方式集体创作出来、传承下去,又为民众所享受的传统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3 年 10 月 17 日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批准了这个国际公约,我国政府随之成为这个公约的缔约国。于是,为与国际文件接轨,在我国的法定文件中,开始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来代替“民间文化”一词。其实“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个同义的词汇。在《普查手册》里,这两个名词在不同的场合里交替出现,也许更多的地方沿用习惯的称谓“民族民间文化”或“民间文化”,其实,其含义都是一样的。但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作为一项为期 20 年的国家文化工程,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部分。 民间文化普查的思路 (一)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调查、采录的简要历史 建国 50 多年来,在民族民间文化领域里,我国文化、民族、社科、文博、高校等部门主持进行过多次全国性、地方性、专题性调查采录工作,搜集和积累了大量可贵的资料。这些调查或普查中所得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对于认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研究民族民间文化的性质、特点、嬗变、作用,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人民大众爱国家、爱家乡的意识,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我的记忆里,全国范围的、有组织有领导的大规模调查有两次: 第一次,是 1955 — 1962 年间的全国民族调查,在这次民族调查中,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做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详尽的学科调查和记录,除了文字材料后来编纂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外,还拍摄了大量照片、摄制了新闻资料片。那次调查的珍贵之处,在于记录下了各民族在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初期的包括民间文化在内的社会人文状况。 第二次,是自 1979 年起至 2000 年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文联有关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及其普查和研究工作。这次普查及编纂的十部文艺集成志书,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万里长城”。它涵盖了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民间文学等 5 个艺术门类的 10 个领域,这次普查所搜集采录的民间作品是 20 世纪最后 20 年间还“活”在民间社会中的民间文艺,各类资料的丰富与搜集记录的科学,为 20 世纪百年所仅见。这次普查所搜集的资料,陆续以省卷本为单位,编纂为《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等 10 套大型丛书。参加这次长达约 25 年的民间文艺普查和编纂的学者、基层文化干部总计约有 10 万人。 这些民族民间文艺或民族民间文化普查或调查,不仅为我们保留下来了民族民间文化在 20 世纪 50 — 60 年代到 80 年代的生存状态,更重要的是,为 21 世纪之初将要全面开展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全面普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普查工作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本次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是 21 世纪之初新形势下进行的一次全国性的、规模宏大的文化普查,是掌握全国及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蕴藏状况和了解民情民心的重要举措。普查又是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对濒危民族民间文化项目进行抢救的基础。普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作为全面分析国情和国运的重要资料之一,是国家或地区主管机构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制订国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这次对全国各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所进行的普查,无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还是对国情民心调查,都具有重要意义。所有参加普查的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以积极、负责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参加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