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顾定国]中国乡村的城镇化进程(7)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美] 顾定国 (Gr 参加讨论

    虽然我们的资料提供者邮递员没有提及,在所有我们走访的地区最受欢迎的报纸是有着地方节目列表的《电视周报》。较受欢迎的还有农民的专业读物《广东农民报》或《福建科技报》。在四会的清塘镇的一位干部告诉我们,这些报纸之所以受到农民的欢迎,是因为它们有着科学的农业管理信息,而且它们比其他报纸便宜。他还提到,地方农业发展局开始向其他省份学习,并告诉我们一些当地农民致富的故事。一些农民读到了一些甘肃省的关于种植葡萄的文章,结果这些农民都致富了。他告诉我们,15年前这些农民都没有订阅任何报纸,只有在组成队里,才可能订阅报纸(几千人中一份或两份)。
    在四会的下埠管理区附近的地方干部确证了这种模式。他们告诉我从正规的大城市里订阅报纸如《南方日报》是比较少的,大概几十份,但是电视周报订阅的有575份,广东科技报395份。小型杂志如《家庭医生》《支部生活》也受到欢迎,订阅超过55份。甚至在更为贫困的云南地区对电视周报的订阅也是很热心的(“他们一拥有电视机就订阅这份报纸!”),虽然在峨山县的丛国村(音译)的人们告诉我们因为不正规的派送,他们没能按时拿到他们订阅的电视周报,报纸常常迟到一个星期,上面的节目早已经播放了。
    一些地方政府也要求人们去订阅某些特定的报纸。比如福建的安海镇型厝村,要求凡是拥有汽车的人都要订阅《交通报》,使人们增强交通安全问题的意识。其他一些专业的报纸虽然没有被强制性订阅,但同样很流行,如做生意的人喜欢订阅《经济报》。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可以见到这种信件繁多的情况。大宁经历的信件繁多的情况的原因在于过量的外来人口。峨山县的玉和村在1992年每天大约接收40~50封信。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极少数到现在显著地上升了,但并没有变化大到令人注意。而且,在广东的高要市的大湾镇的高要管理区报告说在1992年这个地区每天都有10~20封信,这个数字比1978年增加的不多。虽然杂志和报纸的订阅在同一个年代确实数量增加了,从零份到70份(绝大部分是老师、干部或专业农民所订阅)。电话沟通也有降低信件作为信息交流的依赖的可能性。事实上,管理区的政府官员使用一条电话线来提供电话接听服务。它没有把人们叫到电话旁来接听,但它可以传递信息。至少它提供了这种服务。移动电话使这种安排变得不必要了。
    那时,电话的可利用率确实显示出发展中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的鸿沟。在峨山县,大部分乡村有且只有一台电话机,安装在地方政府的办公室,只提供给有地位的人拨打电话的服务,接线员还可以帮助接通到昆明和其他地方。形成很大的对比的是,在广东和福建的许多乡村常常装有许多私人的电话线,甚至还有国际直拨线。在1993年,在福建西部的南靖地区,3000元就能让你不需要经过长期的等待就能拥有一台装设好的电话机。在城市和沿海省市,使用BP机和移动电话机是非常普遍的。
    使用电子媒体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在1978年,大约70%的大宁家庭被认为生活富裕,因为他们拥有一台收音机。在那时,只有集体家庭和一些与香港有联系的家庭才拥有电视机。14年后那儿已经有427台电视机,其中只有10台是黑白电视机,通过电缆可以接收到香港的电视台。在珠江三角洲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他们通过基站接收到香港的两个讲广东话的频道,后来通过电缆或人造卫星的反射器来接收信号。在大宁,电缆还可以传输其他的频道,包括中国最主要的频道来自北京的中央一台。其他流行的频道包括珠江台和深圳台。珠江台的流行主要是因为在珠江三角洲有着共同的讲广东话的语言。
    在湖南的南方,人们一般收看中央一台、中央二台⑤、云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和湖南的两个基本的电视台(湖南电视台和湘潭电视台)。在福建的南靖县,人们会选择中央一台,福建一台、和漳州、厦门附近的电视台。人们喜欢漳州电视是因为闽南语言的适应性。在1993年还没有电缆可供利用。四会位于三角洲边缘的丘陵高地地区,还有一些地区是接收不到电视台信号的。有些地方只能接收到中央一台和珠江台的电视信号,但大部分地区都可以接收到电视台信号。在县内的其他地方,多安装了两个广东基站。那里也正等待着安装电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