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柳田国男与日本民俗学 柳田国男生于1875年,曾经担任农商务省农务局官员,并先后在数所大学兼任农政学、农民史和民间传承、民俗学课程的讲授。柳田国男在其后半生近五十年期间,专注于研究日本的民间传承和乡土文化,在日本民俗学科成立初期的历史里,几乎处处都可见到柳田国男的足迹,仅举数例如下: 1933年,柳田国男开始在自己家中定期讲授《民间传承论》; 1934年,组织历时三年的、日本民俗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设立统一调查项目的民俗调查——“山村调查”; 1935年,柳田口述的《乡土生活研究法》出版,柳田在该书里提出民俗资料应分为“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心意现象”三大类; 1935年7月底在东京开办以全国民俗爱好者为对象、历时一星期的民俗学讲习会,成为日本第一次民俗学有关人士的全国性大会。在参会人员的动议下,成立了日本民俗学最初的专业组织——民间传承会。该组织于1949年更名为日本民俗学会,即今日的日本全国性最大的民俗专业学会。 柳田国男提出的很多定义、方法以及对日本许多民俗事项的分析结果或结论等,往往成为各种民俗事项的定论,他的个人著述被编辑成36卷本的全集,被奉为日本民俗学的经典著作。例如,柳田国男1927年发表的论文《蜗牛考》提出的方言周圈学说,日后被扩展为民俗周圈论•文化周圈论,成为分析日本民俗的主要方法;《先祖之话》成为研究日本民族祖先观念、灵魂观念的必读之书;乡土生活研究》里提出的把民俗资料分为“有形文化”、“语言艺术”、“心意现象”的三大分类法,也一直被沿袭至今。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许多民俗工作者遵循柳田国男提倡的民俗研究范围、理论和方法,开展各自的民俗调查和研究。有大量的研究论文、著述对柳田国男提出的一系列定义、结论,予以阐述。日本民俗学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柳田学说始终占主导地位,日本民俗学研究的主流因此被称作“柳田民俗学”。柳田国男因对日本民俗学的建设、以及面向社会普及民俗学知识功绩卓越,而于1941年获朝日文化奖、1951年获第十届文化勋章,并被人们奉为“日本民俗学之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日本民俗学迎来以民间传承会成立为标志的民俗学学科五十年纪念,九十年代末期,又迎来日本民俗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以此为契机,民俗学开始对本学科自学会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进行反思,开始重新审视学科理论系统和研究现状,与此同时民俗调查和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1-3 日本民俗学会简略年表 以下把日本民俗学会的发展,按年表形式归纳罗列,然后拟在下一章节里记述笔者对年表的分析以及日本民俗学近年的动向。 从表中各届年会和民俗学谈话会的讲演标题,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日本民俗学的研究重点及新的研究着眼点等学术发展、变化的趋势。因此,以下的简略年表不仅仅是一部编年表,还注意收录了日本民俗学会历届年会里有关民俗理论方面的大会讲演、年会的专题讨论以及民俗学会刊编辑的专集等能够把握日本民俗学发展脉络的事项,意图在于提供学术史信息,将其作为我国民俗学科的参考值。 日本民俗学会的前身是民间传承会,1949年改名为日本民俗学会之后,继承民间传承会时的传统,每月举办一次民俗学谈话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大会,称作“年会”。民俗学谈话会为全国的民俗研究者提供了在每年一次的年会之外发表研究成果、交流研究信息的机会。谈话会发表的论文,日后成为重要研究学说的不在少数。因此,本简略年表也摘要收入了反映学术发展倾向的民俗学谈话会内容,表内简称“谈话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