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易华]尧舜与炎黄──《史记·五帝本记》与民族认同(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学说连线 2010-11-16 易华 参加讨论

    道统是儒家的重要概念,四书贯穿尧舜之道。韩愈明确提出了从尧到孟子的传承谱系。《原道》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自认为是道统的承接者。他将《礼记》中的《大学》引进《原道》加以论证:“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支柱。
    道统不是王统。孔子推崇的是尧、舜、禹、周公,不是启、汤、文、武;孟子推崇的是尧、舜、禹、孔子,不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韩愈推崇的是尧、舜、孔、孟,不是秦皇汉武。尊道不是忠君。《孟子·尽心下》:“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有道再留,无道再去。孟子开始儒家混淆了道统和王统,境界每况愈下,演绎出了不见于孔子言行的忠君思想。
    儒墨两家针锋相对,关于尧舜却所见略同。《墨子·尚贤上》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墨子·尚贤下》云:“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是故昔者尧有舜,舜有禹,禹有皋陶,汤有小臣,武王有闳夭、泰颠、南宫括、散宜生,而天下和,庶民阜”。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大都称颂尧舜,肯定禅让制度的存在。儒家经典之外的《竹书纪年》、《国语》、《天问》、《山海经》、《管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书中提到尧舜,但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或解释。
    2.时代: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生活方式
    尧舜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生活方式。《尚书·虞书》说:“帝(舜)初于厉山往于田”。《管子·版法解》云:“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百姓举利之,此所谓能以所不利利人者也。”《墨子·尚贤上》:“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竹书纪年》也说舜“耕于厉山”。《尸子辑本》云:“舜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其田历山也,荷彼耒耜,耕彼南亩,与四海俱有其利;其渔雷泽也,旱则为耕者凿渎,俭则为猎者表虎。故有光若日月,天下归之若父母。”《史记?五帝本纪》总结道:“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耕历山是尧舜故事的核心内容之一,传说广泛。舜耕少争议,处处是历山。济南千佛山,古称历山,又名舜耕山。北魏魏收曾任齐州太守,做《登齐州舜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历城)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唐代《封氏闻见记》卷八云:“齐州城东有孤石,平地耸出,俗谓之历山;以北有泉,号舜井;东隔小街,又有石井,汲之不绝,云是舜东家之井。”相传虞舜曾在山下开荒种田,山峁上有断碑,至今留传象耕鸟耘的故事。历山舜庙,亦称重华宫:舜手持镇圭,左娥皇、右女英。墙上绘有壁画,由“尧祭河洛”、“烧仓填井”、“象耕鸟耘”、“舜渔雷泽”、“舜陶河滨”、“作器寿丘”、“尧舜禅让”、“柴祭泰山”、“帝舜南巡”、“逝葬苍梧”等组成。移花接木,在所难免。
    山西洪洞英神山亦被认为是历山,古有虞舜庙,俗称神立庙。现今的历山神立庙是民间捐建的仿古建筑群:中间是以玉帝庙为主体的诸庙,包括玉帝庙、关帝庙、王母娘娘庙等;东边是以舜庙为主的诸庙,包括虞舜庙、尧庙、娥皇庙、女英庙、子孙庙等;西边是冥界诸神庙,包括东岳大帝庙、地藏菩萨庙等。周边有古窑、舜井、回心石、思过崖、羊圈墓、饮马池、龙须瀑、乌龙潭、女英神泉等传说古迹和层层梯田。湖北随州厉山也有舜庙,山腰有舜田,山脚有舜井。清同治《随州志》记载随州城南有东汉灵帝光和三年舜子巷义井碑。《方舆胜览》称:“舜井碑在随州,碑字漫灭,惟碑阴有‘五大夫’三字,相传秦时碑。”此外,山西永济县的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也称历山;安徽淮南舜耕山,亦称历山;河北怀来县、山东菏泽县、浙江余姚县等地皆有历山。全国21个历山多少与舜耕传说有关,或为其后裔追思舜而命名。比较而言,济南历山为舜耕之地更合适一些。东夷人活动于山东、河南一带,是舜传说发源地。济南古称历山,舜耕历山,历代盛传。
    《韩非子·难一》:“东夷之陶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舜制陶之地被认为在濮阳、荷泽一带。《史记正义》说舜“于曹州滨河作瓦器也”。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曹州或济阴与历山、雷泽、负夏、姚圩不远,可能在山东荷泽附近。《考工记》云“有虞氏尚陶”,尧又号陶唐氏。尧可能出身于陶器世家,舜是制陶好手。陶器是东亚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制作是重要的手工业。
    舜在雷泽捕鱼,渔民互相礼让居室。舜不仅种地、制陶、捕鱼,还盖房、作家具、修仓、掘井。这些都是广义的农活,是定居生活方式的体现。立为天子后特别关注水土与农业。《孟子·尽心上》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篇》:“夫舜与尧一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一人也。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掘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无不戴说。”
    有关尧与禹的传说亦证明尧舜处于定居农业文化时代。尧“寻蚁造井”,被认为是水井的发明者;“尧井”被称为“天下第一井”。从择水而栖到围井而居,加速了村落、乡镇到城市的发展。城乡又称市井,远离家乡叫“背井离乡”。水井是东亚新石器时代的重大发明,最早的水井见于五千年前,河姆渡、马家浜、良渚、凌家滩、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水井。《淮南子·本经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命羿杀死野兽,并射落九日。《尧典》云尧命羲和制定历法,颁布天下,促进农业发展。《韩非子》说尧为部落联盟首领,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吃糙米饭,穿粗布衣,用土钵子。这些都是典型的定居农业生活方式的反映。《国语·鲁语》提到尧舜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尧舜时代人类生活的主要威胁来自大自然。孔子曰:“舜有臣五人(即禹、稷、契、皋陶、伯益),而天下治。”禹手有茧而腿无毛,一跛一颠指挥治水。后稷作农师,“播时百谷”,“民皆法则之,天下得其利”,被尊为农神。
    尧舜时代显然是以农为本的时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定居农耕生活,制陶是主要手工业,兼营渔猎与采集。《尚书》以《虞书》开篇将尧舜的虞国置于夏、商、周之前,《礼记·礼运》所描写的大同世界在禹、汤、文、武、周公之前,尧天舜日只能是新石器定居农业文化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