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新的研究范式能不能置换已有的研究结论? “加州学派”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范式的转换,他们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强调世界经济体系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强调民间自生自发的社会经济秩序,强调生产力、生态、人口等对现实社会经济带来直接影响的因素。这与以往围绕着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而进行的社会经济史研究有很大的区别。以白银贸易为例,加州学派的学者往往将其作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对接的标志,同时也是度量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具有强烈的政治经济学色彩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则认为,明清时期中国白银的流动是受控于国家贡赋体制和“权力资本”的,并不能真正反映民间经济的活跃程度,以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长期而稳定的关系。 今天看起来,这两种情况在当时都十分常见,简单地用一方来置换另一方都是有失偏颇的。更中肯的做法似乎是去探讨这两种不同的趋势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怎样此消彼长的?在哪一些区域,哪一些时段,哪一些领域容易滋生“权力资本”?哪一些区域,哪一些时段,哪一些领域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生发?当“权力资本”与“市场经济”遭遇时,二者是怎样彼此抗衡最后达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势的?因为历史学毕竟是一门注重材料的学科,所谓“研究范式”的更新并不意味着用新材料去覆盖旧材料,或者用一种新的历史诠释来推翻已有的历史诠释,而是在全面关注新材料和旧材料的情况下,确定怎样对历史进行更具包容力的读解。正如夏明方所说: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当我们在改宗一种 新范式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所 谓的“旧范式”或“竞争性范式”,而并非断然宣 布他们“不成立”、“不适用”或已经过时了?我 们是否应该更进一步地放大我们的学术胸襟, 以更加包客的态度,认真对待由各种模式所各 自关照到的明清中国印象,然后以一种批判的 态度把它们整合成一个多元而统一的解释模 式,从而完成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种新的格式 塔转换?【21】 四、结语 在一个学术派别日益成长之时对其进行学术史总结,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其当下的发展正日甚一日,未来的取向还尚未确定,所以往往一说即成错。但抛开具体的结论不谈,“加州学派”实际上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书写什么样的中国历史”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加州学派”也并没有就此提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当“加州学派”带着这个问题,以极具挑战性的姿态闯人中国学界的视野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诸多方面都在或隐或显地改变着。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对具体问题的结论上,中国学界和“加州学派”之间已经很难做出此疆彼界的截然划分。但我想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彼此交融、相互砥砺,而不是各行其道或相互覆盖。“加州学派”向我们展现了令人振奋的历史图景和新颖的理论方法,但中国本土的社会经济史研究传统也依然有它的价值。只有使这两种学术取向恰当而有分寸地结合,才能更有成效地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注释: 【1】上述学者代表作品的中文译本分别为:李中清、王丰:《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陈卫、姚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彭慕兰:《大分流:中国、欧洲与近代世界经济的形成》,史建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马俊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安德鲁·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李伯重:《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王湘云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下引上述著作,一般不再注释。 【2】参见龙登高:《中西经济史比较的新探索:兼谈加州学派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做这样的分类只是出于梳理学术成果的需要,只能反映出大致的取向。实际上,下文所及的每一位学者的研究都是多个领域的交叉。 【4】Janet L.Abu—lughod.Before European Hegemony:the World System A.D.1250-135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Dennis 0.Flynn,Arturo Giraldez.Path Dependence,Time Lass and the Birth of Globalization:A Critique of 0'Rourke and Williamson.Europe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Vol,8,N0.1, April 2004. 【6】Robert B.Marks.Tigers,Rice,Silk,and Silt:Environ 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lmperid South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mity Press,1998. 【7】吴承明、李伯重曾为该书做过精辟而深刻的述评,参见吴承明:《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新思维》,《读书》998年第12期;李伯重:《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评介》,《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8】Jack A.Goldstane.Efflorescen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odern History:Rethinking”the Rise of the West”and the In dustrial Revolution,Journol of worJd History,Vol.13,No.2,Fall2002. 【9】Richard Van Glahn.Myth and Reality of China’s Seven teenth Century Monetary Crisis,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 ry,Vol.56,No.2,June l996;Foreign Silver Coins in the Market Culture of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No.1,2007. 【10】王毅:《展现经济史真实脉络——写在梁方仲、王毓铨文集出版之际,兼谈他们与“加州学派”的区别》,《南方周末》2005年6月16日。 【11】这里只是叙述近百年来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倾向,并不是说所有持这种观点的研究成果都一定是基于一种先人之见,先辈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深邃的历史洞察力令我深感叹服,他们对于前近代中国的许多评价都非常中肯。但是学术研究总是不能避免被打上时代的底色,即使是最优秀的学术成果,我们也应该谨慎地辨识,哪些是能历经各个时代的不易之论,哪些是由特定的时代附加于其上的,以尽量做到既避免保守又避免虚无。 【12】参见李根蟠:《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李根蟠:《“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讨论和我的思考》,《中国史研究》2005年增刊。 【13】黄宗智:《走出二元对立的语境》,《中国改革》12000年第1期。 【14】李伯重:《“过密型增长”理论不适用于明清江南农村经济史研究》,见《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 【15】Jack A. Goldstone. Revolution and Rebellion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Jack A. Goldstane. The Rise of the West——or Not? A Revision to Socio-Economic History, Sociological Theory, Vol.18 No.2, July2000; Jack A. Goldstone. Cultural Orthodoxy, Risk and Innovation: The Divergence of East and West in the Early Modem World, Sociological Theory, Vol.5, No.2, Autumn,1987; Jack A. Goldstone. Effloreseen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odem History: Rethinking "the Rise of the West" an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13, No.2,2002. 【16】Richard Von Glahn. Myth and Reality of China's Seven teenth Century Monetary Crisi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 ry, Vol.56, No.2, June 1996; Richard Von Glahn. Foreign Silver Coins in the Market Culture of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 No.1,2007; Richard Von Glahn. The Enchantment of Wealth, The God Wutong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Jiangna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1, No.2, December 1991; Richard Von Glahn. Municipal Reform and Urban Social Conflict in Late Ming Jiangn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0, No.2, May 1991. Robert B. Marks. 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7】Janet L. Abu-lughod. Before European Hegemony: the World System A. D.1250-135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8】Dennis O. Flynn, Arturo Giraldez. Path Dependence, Time Lags and the Birth of Globalization: A Critique of O'Rourke and Williamson, Europe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 Vol.8, No.1, April 2oo4. 【19】Robert B. Marks. 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20】Richard Von Glahn. The Enchantment of Wealth: the God Wutong in Social History of Jiangna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1, No.2, December,1991., December, 1991. 【21】夏明方:《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来源:《经济史》 2009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