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riam作为人类学出身的民族音乐学家,历来的思维理路都是多重性的(人类学学科强调的就是在大文化框架中研究文化的多元性、相对性)。[4]Merriam众所周知的“音响、观念、行为”三分模式,将民族音乐学从看成是“研究文化中的音乐”(‘The study of music in the culture ’—Merriam1960,1964),到提出“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The study of music as culture’—Merriam1973)进而到“音乐是文化”(Music is culture and what musicians do is society 1975,1977),[5]都是将音乐置于文化或视同文化,并在音响、观念、行为多重视角下进行的观照和研究。为达到次目标,Merriam为分析研究设计了音乐三分模式:(Rice 1987:470) 音乐概念(cognition) ↗ ↘ 音乐音响(music sound)←音乐行为(behavior) Merriam模式,是人类学和音乐学结合的多重思维成果经典。Rice 的“Toward the Remodeling of Ethnomusicology ”对Merriam模式进行了重新阐释和发展,(Rice 1987:477)他发展的模式提供了四层意义:
Rice特别重视“形成过程”这个历时性层面,他认为其中的每个方面(即历史结构、社会维持、个人创造与经验)都应包括声音-概念-行为的三分内容。[6]Rice修改Merriam模式的核心意图、强调民族音乐学研究“音乐形成的过程”(formative processes in music)是为了回答:“人们如何创造音乐?或更为确切地说,人们如何历史地结构、社会地保持和个人地创造和体验音乐? (how do people make music or, in its more elaborate form, how do people historically construct, socially maintain and individually create and experience music? )(Rice 1987, 473 )历史观念的强调,使Rice模式与Merriam模式重合之后,其多重性特征更为突出:这是音乐学、人类学与历史学多重融合的结果。 Nettl在他的《The Study of Ethnomusicology: Twenty-nine Issues and Concepts》讨论到关于记谱的一些“Issues”的总结: 1. Prescriptive vs descriptive 2. outsider vs the culture’s own understanding 3. humans vs machines(Nettl1983:67) Nettl谈到记谱的规约性与描述性特征,所涉及的局外人与局内人对当地文化的不同理解,以及音响的人性化和机械化的相对性把握等等,仅就民族音乐学记谱方法的多元层次或相对性的观念来说,就体现出这是一种多重性思维的理性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