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致说来,晋代的经史之学与南朝的文史之学可以视之为前后相承的两个阶段。史学历经两个阶段而走向独立,这是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章。但是,对这一方面似乎不宜估计过高。几百年间学术思潮的演变对史学的发展也有诸多制约,晋代的玄学、南朝的文学对史学的冲击是不能低估的。《晋书》卷50《庾峻传》: 时重《庄》、《老》而轻经史,峻惧雅道陵迟,乃潜心儒典。 同书卷82《庾预传》: 预雅好经史,憎疾玄虚,其论阮籍裸袒,比之伊川被发,所以胡虏遍于中国,以为过衰周之时。著《晋书》四十余卷、《会稽典录》二十篇、《诸虞传》十二篇,皆行于世。 据此可知,经史之学与玄学在西晋是处在对立位置上的,这一点在地域上也有反映。唐长孺先生曾指出,魏西晋时期,玄学等新学风是从河南地区兴起的。[28] 与之相反,这一时期的史学家却大多出自河南以外。著《魏略》的鱼豢是京兆人,著《帝王世纪》的皇甫谧是安定人,著《古史考》的谯周、著《三国志》的陈寿都是巴蜀之人,著《后汉书》的谢承、著《后汉记》的薛莹、著《晋书》的陆机都是吴人,著《后汉书》的华峤是平原人,著《续汉书》的司马彪是河内人,著《魏书》的王沈是太原人。经史之学在文化最发达的河南地区不受重视,这对史学的发展自然是不利的。 东晋以后,学术发生了变化。《晋书》卷82《孙盛传》: 孙盛……善言名理。于时殷浩擅名一时,与抗论者,惟盛而已。盛尝诣浩谈论,对食,奋掷麈尾,毛悉落饭中,食冷而复暖者数四,至暮忘餐 理竟不定。盛又著医卜及《易象妙于见形论》,浩等竟无以难之。由是遂知名。……盛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著《魏氏春秋》、《晋阳秋》。……《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 孙盛为一流玄学名士,同时又模拟经传著史。与之类似的还有袁宏。《世说新语·轻诋篇》: 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袁虎率而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 袁虎即袁宏,余嘉锡先生《世说新语笺疏》评论道:“然则宏亦祖尚玄虚,服膺夷甫者。”袁宏一方面著《后汉纪》,以为“夫史传之兴,所以通古今而笃名教也”,[29] 另一方面,又祖尚玄虚。孙盛、袁宏的事例表明东晋儒与玄逐渐合流,这使得玄学对经史之学的威胁自然解除。 但是,南朝日益发展的文学潮流又对史学构成了新的威胁。当时文史之学转盛,但文史两方面并非势均力敌,实际重点在文而不在史。《梁书》卷14《江淹任昉传》末载陈吏部尚书姚察曰: 观夫二汉求贤,率先经术;近世取人,多由文史。二子之作,辞藻壮丽,允值其时。 所谓“近世取人,多由文史”云云,参考下文所说“二子之作,辞藻壮丽,允值其时”,可知实质仅是指文学而言,在南朝,史学是不受重视的,“晋制,著作佐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30] 以检验其能力,而到宋初则是:“诸佐郎并名家年少”[31] 颜之推说:“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32] 史官任用不重学术而只重门第,由此可以推知史学的地位。《通典》卷16选举4引裴子野论曰: ……爰及江左,称彼颜、谢,箴繍鞶帨,无取庙堂。宋初迄于元嘉,多为经史,大明之代,实好斯文,高才逸韵,颇谢前哲,波流同尚,滋有笃焉。自是闾阎少年,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情性,学者以博依为急务,谓章句为专鲁,淫文破典,斐尔为曹,无被于管弦,非止乎礼义,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讨其宗途,亦有宋之遗风也。 留恋经史之学的裴子野对南朝文学的迅猛发展持消极态度,而文学之士对他也颇有微辞。萧纲评价裴子野称:“裴氏乃是良史之才,了无篇什之美。”[33] 沈约初撰《宋书》,论及子野曾祖裴松之时竟说“松之已后无闻焉。”[34] 裴子野逆风而行,固守传统,“为文典而速,不尚丽靡之词,其制作多法古”。[35] 但他终究无力改变潮流的发展方向。《文心雕龙·通变篇》说:“今才颖之士,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疏矣。”刘知几说“从晋以降,喜学五经”,实际上,南朝喜学五经者如裴子野辈毕竟只是少数。 重文轻史的现实,在文史分离的进程中也有反映。文史分离与经史分离不同,在经史分离中,史学是主动的,它是伴随着今文经学的衰落而走向独立。在文史分离中,文学正处于高涨阶段,史学处于被动的地位,当时并不是由于对史学的本质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将文史分开,实际的情况是,人们因为越来越认识到文学的特性,所以才逐渐把史学从文学中排斥出去。换言之,是文学的进一步独立迫使史学不得不随之独立。如果说,魏晋以来对文章的重视客观上促进了史学的繁荣,那么,南朝文学的深入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重文轻史的风气则显然对史学不利。 萧子显在《南齐书》卷39传末说: 江左儒门,参差互出,虽于时不绝,而罕复专家。晋世以玄言方道,宋氏以文章闲业,服膺典艺,斯风不纯,二代以来,为教衰矣。 此处所论,意在说明经学的衰落原因,但是据此讨论史学也未尝不可。“晋世以玄言方道,宋氏以文章闲业”,准确地概括了学术思潮的演变,在这之中没有史学的位置。因此之故,史学尽管获得了独立,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毕竟不可能达到两晋之玄学、南朝之文学所达到的高度,这就是本文对这一时期史学的基本认识。 注释: ------------------------------------------- [1] 参见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载《魏晋南北朝论集续编》。 [2] 《广弘明集》卷三阮孝绪《七录序》 [3] 分见《晋书》各本传。 [4] 《太平御览》卷463引范晔《后汉书》载,孔融十二岁时与李膺“谈论百家经史,应答如流,膺不能下之。”按今本范晔《后汉书》无此句。 [5] 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载《士与中国文化》 [6] “三史”,即指《史记》、《汉书》、《东观汉纪》。参阅程千帆《史通笺记》补注篇 [7] 《三国志》卷53《薛综传》 [8] 《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 [9]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汉时以经义断事”条。 [10] 文中“顾见故新汲令王文山小学为《汉官篇》”一句不通。疑“小学”、“为”二字倒置。联系上文,此句应为:“顾见故新汲令王文山为《小学汉官篇》”。《隋书·经籍志》载:“《汉官解诂》三篇。汉新汲令王隆撰,胡广注。”书名与《续汉书》所载不同,或许是胡广作注后为之改名? [11]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 [12]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5《别史类》 [13] 《后汉书》卷79下《杜抚传》 [14] 《后汉书》卷54《杨彪传附传》 [15] 《后汉书》卷26《伏湛传附传》 [16] 分见《后汉书》各本传 [17] 《观堂集林》卷7《两汉古文学家多小学家说》 [18] 分见《后汉书》各本传[19] 《后汉书》卷28上《桓谭传》 [20] 《汉书》卷62《司马迁传》[21] 《陆士龙文集》卷8 [22] 《魏书》卷62《李彪传》。[23] 《史通·模拟篇》 [24]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 [25] 《宋书》卷69《范晔传》 [26] 《汉书》卷62《司马迁传》 [27] 《汉书》卷65《东方朔传》 [28] 参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29] 《后汉纪》序 [30] 《宋书》卷40《百官志》下 [31] 《宋书》卷64《何承天传》 [32] 《颜氏家训·勉学篇》 [33] 《梁书》卷49《庾肩吾传》 [34] 《南史》卷33《裴松之传附裴子野传》 [35] 《梁书》卷30《裴子野传》 作者提供,原载《文史》;编辑:陈爽 来源:象牙塔 2003-05-20 09:24: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