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余悦:学术创新应统筹各方合力(2)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06-0 余悦 梁卫国 摄影 参加讨论

    第二,学术理论刊物也要创新。学术理论刊物不光是一种成果的载体、成果的反映,它还起着引领学术的作用。比如我在主编《江西社会科学》杂志的时候,当时有一个栏目“学子语类”专门做专题,这个专题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同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栏目。现在很多刊物都是哲学栏目、经济学栏目、文学栏目,这样一来,只能是同类文章进入,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综合、边缘、交叉的文章,这些文章怎么发表呢?所以,刊物必然面临创新的问题。我们要有学术热点问题研究、学术难点问题研究。热点是新的问题,难点就是长期得不到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三,在学术保障方面也要创新。现在,特别是年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他们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能不能让学者在工作中感到有尊严、有幸福感,并且保持其应有的生活水准,后勤保障要考虑这些问题,这都是创新体系中应该考虑的问题。否则学术创新的管理可能就会存在与其他方面的不协调。我们现在讲和谐社会,要讲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在我们的创新体系中也应该体现出这样的特色。我想这次特别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不仅仅是某一个成果的学术创新,而应该是整体的创新。这样才能使哲学社会科学有持续发展的后劲,使我们的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同时又能影响世界,并且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真正的学术经典和学术典范,甚至能够体现出学者的人格魅力和学术精神。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余悦(左)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吕家佐 摄
    创新要发挥中国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两个积极性
    记者:在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地方社科院的力量不可或缺。您认为应该怎样做?
    余悦:实际上,这些年各个地方的社科院已经努力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探索、实践。地方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同样进行社科研究,但是地方社科院与中国社科院相比又具有自身的特色。一是它们的基础理论研究往往和自己本地的文化积累、学术优势、学术传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中国社科院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智囊团,而地方社科院也是党和地方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也有很多应用型的研究成果。地方社科院,像我所在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我们的人员体系中有首席研究员、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这就表明了他们有不同的职责、不同的水准以及在不同学术构架中的不同作用。再一个我院到了一定年龄首席研究员退下来就变成了资深研究员,他们同样可以申报课题、获得科研奖励,与在职人员一样。地方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不一样,中国社科院人才济济,而地方社科院相对来说人数比较少,如何发挥好有科研能力的老科研人员的作用,就必须有制度性的保障。
    在学术评价当中,原来我们是以数量为第一位,现在有两个重点:一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于重大的成果进行重奖和优先奖励,二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成果也给予突出奖励,把这两方面有力抓起来。我们已经进行了几期重点学科建设,江西社科院的第一批重点学科是两个:第一个是中央苏区史研究,中央苏区在江西,我们觉得值得研究。后来我们觉得仅仅进行中央苏区的研究是不够的,因为当时全国很多苏区,所以叫中国苏区史研究,而且把苏区史和民国史打通进行研究。第二个是中国茶文化研究,江西社科院进行了两期重点学科建设,加起来有七年时间。中国茶文化在很多地方很难被列入重点学科,但为什么我们将它列入?一是江西是有名的茶乡,二是江西的茶文化研究不仅在全国,而且在国外也有影响。我们光收集原始资料就花了10年时间,现在还在继续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别人做不了的。日本的茶道文化在世界上有影响,而日本茶道恰恰是从中国传过去和本民族的文化结合后形成的,我们中国的茶文化为什么不能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呢?所以江西社科院里把它作为重点学科,而且进行了7年长期的学科建设。
    地方社科院的这些例子,实际上都是学术体系的创新,是对学术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当然这种探索和实践并没有结束,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还会有新问题、新情况出现。中国社科院有几千名科研人员,全国所有的地方社科院的科研人员人数加起来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地方社科院还联系着各地方、各方面能够参与研究的人员,包括各高校、各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网络,这也是地方社科院的一个优势。另外中国社科院有70多种学术刊物,但是地方社科院学术刊物加起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也是我们学术创新的一个优势。可以这样讲,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地方社科院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它是最接地气的一部分,能够提供一些更为坚实的、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的成果。如果中国社科院的创新体系和地方社科院的创新体系两者结合起来,中国整体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就会更加完备,也一定会给当代提供更多的学术创新,给后人、世界提供更多优秀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学术成果。我想今后在这些方面,地方社科院要不断向中国社科院请教、学习,中国社科院也应该更多地指导和帮助地方社科院完善其创新体系。地方社科院在创新中如果有一些新的做法、新的体会,也希望中国社科院下属的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等媒体都能作更好地反映。我作为一个地方社科院的研究人员,这是我的心愿,我想也是广大社科研究人员共同的心愿。
    记者:让我们共同把创新体系不断向前推进。谢谢!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梁卫国 采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