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汉词典》手稿书影 魏若望影印出版的《葡汉词典》内文书影 引子 1934年,意大利汉学家德礼贤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发现了一部词典手稿,既无标题、署名,也无序跋之类,编号为Jap Sin I 198。词典正文计120余张纸页,双面书写,另附补遗十余张;所收葡萄牙语单词和短语约六千多条,其中半数以上写有中文对应词语并加标拉丁注音,故而称为《葡汉词典》(Dicionário Português-Chinês)。此稿距离完工尚远,但已颇具规模,辞书应有的格局也已呈现:页面分为三栏,左栏书写葡语词目,按字头、音序排列;右栏由中国人书写汉字,多为葡语词的意译,间有西士补写的字词;中间的一栏留给注音,尚不标注调号,也不区分送气与否。开头的几页,在第三栏的右侧还写有意大利文的对应词,显系后手补书,无碍原有布局。 德礼贤认为,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一部欧汉双语词典,出自第一代来华耶稣会士罗明坚和利玛窦,编写于1583至1588年间。后继的研究者如杨福绵,以及本世纪初将《葡汉词典》手稿影印出版的魏若望,都倾向于把罗明坚、利玛窦视为撰著者。质疑者则猜测,实际著者另有其人。四年前,在台湾召开的一次汉学研讨会上,康华伦提出,编撰者可能是葡萄牙行商或航海家。旧说要有两大疑点:第一,罗明坚、利玛窦都是意大利人,平时习惯用母语写作,为何要用葡文编写词典?即使不用意大利文,最有可能使用的也应该是传教士们都通晓的拉丁文。第二,倘若著者是传教士,为何《葡汉词典》中不时出现粗俗词语,同时,航海、商贸用语相当丰富,而宗教、哲理、学术方面的词汇反倒不多,希腊—拉丁语源的文雅词目更是罕见? 第一个疑点与历史条件有关,而同样着眼于历史条件,我们恰能为两位意籍教士为何使用葡文觅得理据:在16世纪后半叶欧洲与南洋、东亚的往来中,葡萄牙明显占据优势;在海上以及商贸口岸,葡语比其它欧洲语言更为通行。明末最先航行至南洋、与闽粤人通商,并在中国沿海建立定居点的正是葡萄牙人。纵然不是葡萄牙人,例如16世纪中叶航抵日本、探道中国的西班牙耶稣会士沙勿略,也是随葡国使臣东来;同样,罗明坚、利玛窦也都是从里斯本出发,搭乘葡国商船前来中国,以澳门为跳板进入肇庆。所以,如果一方面想求诸通行,一方面欲向葡萄牙人示谢,使用葡文作为撰述语言应是一种合乎时宜的选择。 第二个疑点则关系到词典本身,要想予以澄清,须从头至尾细考文本。通读全篇、逐条梳理之后,我发现:粗俗不雅的词语确有一些,然而宗教词汇远为丰富;航海、商贸用语确实相当多,但涉及刑律、渔猎、农牧诸方面的词语也同样多;古典语源的文雅词汇虽然稀少,在对一些葡语词目的扩展说明中却频频使用拉丁文,———这种做法足可昭示编著者的学问背景,在以往的研究中却被忽视了。 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和考察所得,我想可以在康华伦之说的基础上继续推断:《葡汉词典》的原编者是葡萄牙俗人,词目可能取自某一两本现成的葡语词典,并且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有所增删。后来稿本为通葡语的传教士转抄,遂添加了更多的宗教词汇;而使用拉丁词语,对数十个葡语词目加以补释,想必也是传教士所为。这些是否就是罗明坚和利玛窦的贡献尚难断定,但最后研读、加工并保存此稿的正是某一两位意大利教士,因此词典头几页才会多出一栏意大利文的对应词。 词汇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种语言所在时代的方方面面。《葡汉词典》含有两套词汇,分属葡语和汉语,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映现出的是一中一西两幅不同的生活画面?从另一角度看,这部词典是葡汉对译的结果,欧洲撰著者和中国合作者有过面对面的接触,在译释某些词目时应该还作过讨论,所以,即便是两幅全然不同的画面,也有可能因为双方的交流而变得局部接近,在语言表达上取得某种程度的一致。那么,画面不一在哪里,同一又表现在哪里呢? 为此,最简单的办法是把词汇按语义划分为若干类,好比把画面切割成若干块,放大开来逐一比较,以见异同。下文列举词条,凡原稿所见的汉字,繁体、异形悉从原写,并用双引号括起,以别于葡语词目的今译。所列葡语词均为中古拼法,大小写也均从原稿,不暇说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