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鞠熙]北京的下层寺庙与城市街区——以“九龙二虎”传说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鞠熙 参加讨论

     4、一统碑
    与寺庙一样,西直门内大街附近的石碑不少,仅在《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及地方志中粗略查找,其附近石碑就有13通之多,详见下表。
     
    这些石碑中,崇玄观内的两通——无字碑和乾隆御制碑,均形制高大,且富于传奇色彩,堪当一景,有可能就是与九龙二虎并称的那“一统碑”。不过西直门大街还有一处“石碑大院”,同样以碑闻名。在葡萄院与五根檩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名为石碑大院,因其内有一座大石碑而得名,《京师坊巷志稿》中已有其名记载。[23]据刘建斌说,“文革”前石碑尚存,后连同地名一起消逝于楼群之中。[24]通过查阅《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发现石碑大院附近确实曾有一通石碑有拓片传世,这就是曾立于万佛寺内的《万福寺碑》,刻立清道光十九年(1839),记载江南僧人圣培入京后,至万福寺中修行,耗时两年多方募化,终于重建万福寺的事迹。[25]然此碑拓片仅一米有余,距“大”石碑尚有距离,由于碑石与地名一起都已消逝,此碑究竟为何,尚需继续探访。
    总之,虽然“九龙二虎西直门”的说法最早见诸文献只是在1945年警察局记录中的寥寥一笔,但这一说法却在当地市民口中流传甚久,并深入人心。通过梳理这“九龙二虎”的具体所指,我们能发现,其中涉及到的寺庙全都出现在1930年代以前,而有的庙(龙泉庵)至民国年间已无考,所以“九龙”这一说法的出现,应该是在民国之前的事情。我们要顺着“九龙二虎西直门”的说法进一步讨论寺庙与城市的关系,应该把讨论的时间范围定在清末民国这一段。
    二、街道传说与城市寺庙的身份
    九龙二虎大街,是市民以传说的方式送给西直门大街的“雅称”,当我们判定了这九座龙王庙和两座老虎庙的所指后,会随之发现以下三方面问题:
    西直门大街是北京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不仅是北京通往西山的必经之地,也有王府与公共建筑云集,但市民却为何专门选择了寺庙来为它命名?
    西直门大街两侧多庙,其中不乏与皇家有密切关系的北广济寺,香火兴盛、庙会活跃的崇玄观,然而它们全不在“九龙二虎”所涉及的11座寺庙之。那么,市民为何没有选择名气更大、宗教与民俗活动更丰富的寺庙作为西直门大街的标志?
    龙虎是传统中国风水观念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之一,把一条大街与龙虎扯上关系,其中又有什么含义?
    总之,用“龙虎”为寺庙命名,再将这些寺庙作为一条显赫大街的标志,这反映出北京市民独特的宗教观念与实践,这即是本文第二部分希望探讨的核心问题。以下,本文将从寺庙建筑的意义、寺庙分工与市民生活、城市市民的宇宙观三个方面,依次对上述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
    (一)寺庙建筑的意义
    寺庙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建筑,这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知识阶层的话语体系中,它的重要性如果不是从属于衙署、王府之下,至少也是与之并列的。无论是《日下旧闻考》、《光绪顺天府志》,还是民国成书的《燕都丛考》等,地方志中常按方位记录城市中的各种建置,最主要的是宫苑、衙署和寺观三类。重要寺庙常与宫苑、衙署并列,寺庙于是成为城市街区的显著地标。但“九龙二虎西直门大街”的典故却告诉我们,在普通市民的心目中,寺庙不仅比衙署、学校等公共建筑更重要,也比王府、苑囿等大型建筑群更具有地标资格。
    西直门大街两旁历来不乏重要建筑,清中期时,其东头有贝勒球琳府,中部南侧有恂郡王府。至民国时期,虽然贝勒府与王府衰落,但街道两侧的公共建筑大量出现,仅以1937-1938年《北京街衢坊巷の概略》地图为例,从东至西依次标绘有儿童图书馆、毓英中学、天主堂、西直门大街小学等多处大型公共场所。但无论是王府,还是图书馆或学校,抑或是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城市景观大相径庭的基督教堂,都没有成为市民口中的西直门大街地标。只有寺庙,而且是多座规模不大的寺庙群,为这条北京内城的干道“定了名”,这表明,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寺庙这类建筑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也许包括如下三方面。
    首先,寺庙是神栖之所,宗教性当然是它的首要价值。在敬天法祖的传统社会中,“祀神如神在”是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视“神在”之所——寺庙为特殊空间,即在情理之中。然而事实上,仅仅是宗教上的神圣性并不能说明寺庙建筑的全部意义,因为我们清楚看到,寺庙建筑的荒废破败是常有之事,如果仅仅因为有神像在其中,它就必然应该得到尊崇,显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本文认为,北京市民赋予寺庙建筑的意义,不仅是宗教意义上的“神圣”。除了神灵所在之外,寺庙建筑也因其与历史的关系而“神圣”,更因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关系而“重要”。甚至我们可以说,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后两者可能是寺庙建筑之意义中更显性的层面。
    寺庙建筑是群体记忆的场所,它真实地存在于人们视野中,但同时又联系着当地传统与社区历史,这是寺庙建筑之意义的第二个来源。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九龙二虎之寺庙,任何一座都承载着当地人自己的历史,这些历史有的口耳相传(南小街老虎庙的传说、九龙二虎一通碑的传说),是民众记忆自己生活地区历史的方式。有的刻在石碑上、刻在法物上,让进庙之人时时能感受到已逝时间在这里的累积,通过阅读石碑还能触摸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的印迹,尤其对那些名字的后人,更意味着包括符号资本、社会资本在内的众多意义。还有的历史也进入了精英话语系统,通过地方志与文人纂述而流传。地方志中必记寺观,重要寺庙常与宫苑、衙署并列,因为神像、法器与碑铭凝聚历史与文化价值,故地方志也重点辑录之。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讲述方式,都以寺庙建筑为着眼点和承载物,最终,使寺庙建筑成为传统与集体记忆之地,并因此获得近于神圣的意义。
    最后,这类寺庙建筑还具有公共性,它们时时与居民日常生活发生多种联系,并且可能是他们遭遇危机时最后的避难所,其重要性绝非王府学校可比。王府虽然富丽堂皇,但对普通市民而言是私人禁地,靠近尚不可得,它们的存在,无非只是街道边几处巨大的空白而已。学校当然是公共建筑,与市民生活也有密切的关系,但它所服务的对象却是有针对性的。尤其是,它们的出现大多在民国以后,在一个识字率与入学率都相当低的时代与社区中,学校对于西直门地区市民而言,也像是“特例”而非“惯例”。与之相比,寺庙建筑所承担的功能更为日常化,寺庙所在的空间,更是当地居民熟知的公共空间。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九龙二虎寺庙所承担的宗教与社会功能大致有如下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