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跨区域社会是全球社会的基础我们探讨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体系的形成逻辑及结构特点,归根结底是为了观照区域中的人及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从社会整合与文化理念的角度去思索区域主体的发展问题。而跨区域社会体系的形成,本身也是全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社会的概念是费孝通在2000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上提出的。费先生的主旨演讲题目为《创造“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着重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如何和平相处的问题。全球社会的理念强调了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而世界体系中的中心和边缘,以及边缘中的中心与边缘的对话,越来越成为人类学关注的领域。作为跨区域社会的丝绸之路是全球社会理念的重要例证。历史上,丝绸之路是沟通全球不同社会的桥梁和通道。现在,我国又重新强调与打造丝绸之路,其目的依然在于推进全球不同文化、区域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 跨区域社会体系的概念,本身跨越了家族、社区、族群、民族、国家与跨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单位。而如何进一步提升跨区域社会体系中的文化自觉,如何建立不同文化与族群之间的“心态秩序”和“道义秩序”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提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理念是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沟通与共赢。这集中地体现在中共中央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概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中反复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而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环节之一。对环南中国海地区跨区域社会体系的探讨为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我们希望通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把中国思想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推向东南亚社会甚至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人类文化共生的心态观,进而创造“和而不同”的跨区域社会体系。 本文献给与笔者风雨同舟几十年的夫人张辉黎女士。另外,要感谢童莹、张少春等笔者的学生们,他们近年来在环南中国海区域不同地区的田野调查工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个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