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联网对神话传统的重构 “神话段子”形成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传承空间、以年轻网民为核心的传承者。通过对神话资源的利用,网民们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体。下面的表格为我们直观显示了“神话段子”与传统神话之间的差别:(表格略) 那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神话传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被“段子化”了的神话具有怎样的功能?在改编中,去语境化的元素提取与再语境化的改编形塑了什么样的神话文本?重构了什么样的神话传统? 1.神话功能的变异与延续 传统社区中的神话由社区中的民众共享,它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和证明与群体相关的现实,“从而使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秩序和价值观念能够遵循神话中确立的规范”[29]。同时,那些流传于具体社区中的神话往往还有加强社区认同、增进群体凝聚力的作用。[30]“神话段子”由年轻网民创造,它是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的一种,作为网民心声的表达,“段子化”的神话直接指向当下民众的言说需求。这些段子既创造出了全新的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经典神话的功能。 首先,“神话段子”具有鲜明的娱乐功能。通过对经典的解构,网民们创造出了狂欢化的娱乐效果。对“夸父追日”的戏谑性改编起到了调节职场员工心态的作用,并制造出了亵渎经典的快感。因此,“段子化”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传说一样,都具有娱乐大众的功效,成为了释放网民压力的“解压阀”。 其次,“神话段子”具有质疑现实社会秩序的功能。网民们通过对“神农尝百草”的改写来反映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对“女娲造人”的改编来讽刺当代社会的阶层差距。在段子中,神话不再具有为现实提供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解释功能,而是被网民用作表达对社会秩序的不满,寄托群体对平等、民主追求的载体。“神话段子”也因而成为了网络时代的“弱者的武器”。 最后,“神话段子”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神话加强社区认同、增进群体凝聚力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通过对神话的改编,网民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言说方式,从而与主流社会区隔开来。因此,神话成为了网民建构“草根”身份的工具,他们的言说诉求推动了段子的生产,而段子又反过来强化了他们的群体认同。此外,“神话段子”遵循网络独特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年轻网民的生活状态,因此,段子往往在小群体内部传承,它只能流传于具有特定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历、同时精熟于网络表达方式的年轻网民中。对于网民来说,每一次对段子的阅读,都会强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表达方式,从而增进他们的群体意识。 2.雷同化的题材传承 互联网重组了神话传统,并塑造了新的神话文本。无疑,这是大众传媒对神话传统影响的结果。民俗学家琳达·黛格(Linda Dégh)曾细致分析了当代美国大众传媒对民俗的运用,她认为:文化工业对民俗的利用消解了民俗的多元化存在,使民俗趋于雷同。[31]从上述分析来看,网民对神话传统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黛格的判断——段子中的神话题材呈现出了雷同化的倾向。 首先,“神话段子”消解了神话与其生存社区的关系,也抹去了神话的文化背景。去语境化的素材提取使神话不再是具体社区中鲜活的存在,也不再是典籍中完整的叙事,更消弭了神话在现实生活中多元的表现形态、虚化了神话与信仰的关系。从而使神话成为了片段化、符号化的存在。 其次,去语境化的素材提取也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神话与其他文体之间的界限。戏仿等手段使神话的神圣性进一步衰落,神话不再与世俗文体之间具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而是与传奇、故事、童话一样,成为了文化工业大餐中代烹的食材。 更重要的是,网民对神话题材的选取也往往是雷同的。受限于知识结构与快餐化的阅读方式,面对整个神话资源时,他们只选取了最为大众所知的神话,关于女娲、大禹、夸父、嫦娥的神话得到了频繁的改编,而有关羲和、旱魃、伯益等神话很少被人关注。在具体的神话中,他们也只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母题。如关于女娲的系列神话中,“补天”、“造人”是最常被改编的,但“断鳌足”、“杀黑龙”、“作笙簧”等次要的母题则很少被顾及。这一策略使神话题材的传承呈现出了雷同化的倾向,神话中最经典的部分得到了传承,而相对冷僻的题材与形式则被忽视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