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游艺娱乐。龙华庙会的娱乐项目是当地传统娱乐项目和娱神仪式的混合产物。这些娱乐项目都是从当地传统娱乐发展而来的,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且是娱神仪式的变体。庙会期间曾经存在的娱乐包括赏桃花、看花鼓戏和皮影戏、观龙华塔、舞龙舞狮、魔术表演、踩高跷等,这些也是龙华庙会较为重要的内容。这与我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的传统习俗相关,直到解放初,庙会期间,还存在着“会男女”(即相亲)的习俗。此外,庙会期间,龙华寺周围的茶楼、饭馆都是亲友相聚的场所,一些文人仕宦,尤其喜欢到此聚会,诗酒唱和。龙华港两旁曾遍布茶馆、酒肆,喝老酒和听小调是许多人聚会时热衷的两件美事。 4.烧香祭神。龙华寺相传是弥勒佛的道场,寺名也与弥勒成佛前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举行集会的佛教典故有关,而龙华庙会最初就是对弥勒的祭祀活动。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弥勒的化身布袋和尚的涅槃日,而作为弥勒道场的龙华寺在这一天就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法会,做众姓水陆道场。在庙会期间,礼佛者所提供的各种净素食品几乎堆积如山,上香完毕,这些供品就留在佛龛上。后来,礼佛者在上香完毕后一般都将供品带回,或自享或分送亲朋,民间认为吃了这些沾染了佛气的供品,可以消灾祛病。 5.轶事传闻。在庙会的发展过程中,还产生了众多的传说故事、诗词、谚语等。与庙会相关的诗词集中在明清两代产生,这与彼时庙会规模大、影响广的事实相关。诗词主要反映庙会的盛况及其深广的影响。如清代秦荣光的《上海竹枝词》就描写了龙华庙会期间车水马龙的热闹场景:“车如流水马如龙,轮舶帆船白浪冲。香汛赶齐三月半,龙华塔顶结烟浓。” 龙华庙会和相关传说均体现了传统海派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多样性、多元性特征明显。龙华庙会相关传说所反映的民俗观念、民间生活场景、民间智慧、民间生产工艺和民间道德等内容,是研究上海都市民众世界观、生活状态和民俗民风的重要材料,具有重要的民俗学、人类学和社会学价值。相关民间传说曾经是民间生产、生活和道德教育的主要教材,在今天仍然在民间发挥着一定的教育作用。在当前庙会非遗的保护传承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是:如何认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场域与庙宇的关系。 (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场域与庙宇的关系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在现实保护与传承活动中,其中心不仅在“会”,也在“庙”,不能随意隔断庙会与庙宇既有的空间布局与联系。一般而言,庙会都是紧紧依附在特定庙宇外的周边进行活动的,经过一定的历史积淀,已形成了一个大致固定的场域。然而,在当今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的保护中,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把庙会当作可以随意变更场所展演的文化节目,移到无庙可据的其他地方。一个国家级文物的庙宇旁,传统的庙会活动场域几乎被新建的商贸区和商品房所淹没,而同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被转移到数里外开发商正在紧锣密鼓招商引资的滨江大道。在传统的庙会期间,有庙者无会,有会者无庙。名义上,政府还是在支持庙会保护,骨子里却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单纯经济主义作祟。 庙会活动的场域,不仅是自然地理的空间,更是相对固定的文化地理空间,它是不可随意人为变更的。何况,历代庙会的民众潜藏着独特的俗信观念。例如,俗信观念认为:正南方向的房屋,火太旺,除了皇家宫殿,就是庙堂,民居是不能有如此方向的。民居与庙、与其他周边,也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是不吉利的。可是,现在有些开发商利令智昏,不顾一切地压缩庙宇空间,建造商贸民居,违反了尚有传承的民众的心意,结果当然不好,这便是上海玉佛寺周边民居所处的尴尬境地。 庙会场域与庙宇是一个非物质与物质相互彰显、唇齿相依的整体,其外在形式上呈现为一种集市,但其文化精神还是因与庙宇相关的信仰而起。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庙会而言,失去了庙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时代语境下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 因意识形态及社会环境的制约或影响,一些庙会非遗项目在现实恢复与保护中存在认知困惑。如上海城隍庙欲取消庙会的名称,理由是庙会中出巡这一环节没法恢复,出巡内容属于迷信,不合时代;庙会地摊上的商品落伍,而且都是超市有的商品等等。各地庙会都有类似的困惑。在当代语境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必须既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前提下实现,又因社会发展,需要相关工作在顺变思路上进行,庙会文化空间重构时需要有新思路也是必然趋向。我们仍以上海龙华庙会为例进行探讨。 龙华寺于赵宋时期便初具雏形,至明代深受皇室垂青,名声日盛,甚而跻身“天台宗十刹”。一个位于繁忙江南水网之上的佛教圣地,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明代占据了江南水路商路之要冲,南来北往的商旅与前来进香礼佛的民众自然日益众多,龙华庙会也就因此真正兴盛起来,发展至清代达到全盛期。龙华庙会是包含了香市、游春、庙市等民众活动的综合性庙会,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的涅槃日,人们便自发地来此进香礼佛、观赏桃花(后来更为了配合赏桃花,将庙会正日延至农历三月十五)、采购物资,这种形式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解放前)。 数据显示,新中国以来70年中,各个时期龙华庙会活动因时代因素影响,其构成屡有变动。1953年,政府首次参与组织龙华庙会,并将其易名为“龙华物资交流会”。自此,龙华庙会便成为在政府领导下的有组织有秩序的文化经济活动,物贸交易功能更加突出。“文革”期间中断的交流会于1980年得到恢复,1985年,“交流会”复名“庙会”。1987年,庙会升格为市级,称为“上海市龙华庙会”,由此,龙华庙会这个农耕社会的产物历经数百年的起落兴衰,获得了在当代社会新生的契机。当然,名称的回归并不意味着庙会生命力也同时重振。当唐宋以降传统农业社会的背景一去不复返后,龙华庙会也就脱离了其最初萌芽、成长、辉煌的土壤。作为农耕时代产物的庙会如何在工业时代的今天生存,是当下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