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农耕时代、20 世纪末及近年来这三个历史阶段来对龙华庙会状况作对比分析。 据上述表格内容,可以将龙华庙会发展历程简单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对应的是解放前与解放初期的庙会形态,早期是典型的传统乡村庙会,后来逐渐发展为以物贸交易为主的庙市; 第二阶段的工业化、现代化时代背景愈发鲜明,但整个社会的商品丰富程度与消费渠道仍比较有限,其物资展销与采购的基本活动形式与当时民众的生活需求紧密对接; 第三阶段,中龙华庙会所根植的土壤,无论是时代大背景还是其本身的组织形式,甚至是参与其中的核心人群,都与它生命的第一阶段全然不同,与第二阶段相比也有了很大变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与需求。今天,工业化大生产与商品经济极速发展,多元化的消费渠道使得琳琅满目的消费品随时随地唾手可得,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五光十色,社会主流群体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大多数人并不依靠宗教信仰寄托心灵。显然,在上海这个现代化、国际化程度极高的都市,龙华庙会曾经具有的许多功能性角色已经被当下形形色色的现代商业、服务业形式所取代(如分类更细更专业的展销会、城市商圈),旧日模式中的那些板块与今天的都市社会、都市文化语境已难以契合。农耕社会的民众前往庙会进香礼佛、游春社交、物贸交易,因为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这样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庙会中才能被较好地满足。上世纪末的中国,物资交流成了庙会的主导功能,也是出于民众生活最直接与迫切的需求。今天,民众对龙华庙会期待的则是其洗净铅华之后所沉淀的文化符号意味,也就是其作为传统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价值,这正是当下在近代以来许多传统文化理念及生活方式中断后的当代社会与都市文明所稀缺的资源之一。 强调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复制或全盘恢复旧日庙会的形式,传统农业社会的庙会主题表现为宗教信仰与现实经济活动,并无非遗时代庙会所需要负担起的振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在当代社会现实语境中,庙会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限于在全国范围内搜罗一些民间艺术演出,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元素拼凑填充进庙会活动,流于形式的庙会永远都无法触及本土民众的心灵。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非遗时代庙会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活动中,地方庙会主办者在进行庙会非遗重构时,不能过于侧重传统庙会“集市”的经济功能的恢复,还需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从庙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征来谨慎规划实施。具体说来即是,要从庙会产生、发展的传统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出发,从应俗、应时、应需出发,提炼出其最隽永、最能够契合当代文化语境的传统文化内核与文化元素,结合当下都市社会形态与民众心意,综合、整体、系统地予以观照,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传统庙会文化间找到能够体现传统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契合点。非遗时代语境下的庙会文化空间重建既要能适应当代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和经济活动的需求,还要让庙会文化空间重新获得其载负中华传统文明的场域的身份。 (原文刊于《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03期,注释从略,详见附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