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访谈笔谈座谈 >

[覃德清 徐杰舜]山水云霓任观瞻(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覃德清 徐杰舜 参加讨论

    徐: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们还是回到你具体的实践当中。在这几年的调查和研究里面,你怎样体现上述思路?你的毕业论文是否与此有关?
    覃:说来话长。尽管毕业论文和其他论文写作考虑的问题有所不同,但和上述思路多多少少有一些关联。我的毕业论文是《民生与民心——华南紫村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其中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所刊发的《关注民生,体认民心——华南紫村族群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的人类学考察》这篇论文中。
    一个人在大学时代所受的影响有时是挥之不去的。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当中,我读了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著作,还有关于他的一些传记也比较喜欢看。梁漱溟一生,一身正气,宁折不弯;两袖清风,诲人不倦。他的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我的博士论文内容与梁先生的文化研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论文题目是从他的《人心与人生》点化而来,我把“民生”与“民心”置换他的“人心”和“人生”,用“民生”指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生存境况,用“民心”指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将“民生”当作决定“民心”的基础。目的是将中国人类学研究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相对接,实现西方人类学、中国人类学和中国传统学术智慧的合流、汇融与超升。通过吸纳五千年中国文化精髓,摆脱西方话语霸权,走出“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全球化与民族化”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困境,倡导人类学研究者深刻体认当代中国各区域族群的生存境况与精神世界,切实地迈向人民,积极参与改善民生,提升民心的宏伟大业,通过促进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实现人类学应有的价值。我的导师黄淑娉教授为指导这篇论文付出了大量心血。她在需要注意斟酌和修改的地方粘贴许多小纸片,前辈学者一丝不苟的精神,对我是莫大的鞭策,我始终珍藏着有纪念意义的论文原稿,主要是因为上面留下扎实严谨治学作风的印痕。毕业论文至今仍不时抽暇修改。每次阅读这篇论文,我最大的感受是知道什么叫“眼高手低”,还有很多有待深入探究的地方。
    后来的调查研究和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就尽量避免“贪高求大”。譬如,1999年以来对漓江流域族群文化的研究,强化了研究的实证性,从村落调查或者专题性研究作为切入点。漓江流域的人类学研究主要由几位硕士研究生具体实施,选择了漓江边上几个村落或社区开展调查。阳朔西街作为闻名遐迩的洋人街,主要通过跨国婚姻的调查,了解东西文明的汇聚与碰撞。兴坪渔村是孙中山和克林顿两位总统莅临过的小村庄,主要调查该村的文化底蕴和名人效应引发的旅游业的兴起情况。福利镇则是作为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汇处,而显得颇有研究价值。这里的居民把妈祖称为“婆婆”,将《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里的颍考叔称为“公公”,并排立庙祭祀,每年农历“五月八”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意味深长。高田镇壮族人口占50%以上,壮语、桂柳方言、客家话、平话在这里交相杂存,旅游开发又使一些人学会说英语,多种语言的传承标志着多元文化的交融。
    徐:审美人类学是你和几位同事近几年比较热心的研究领域,可否谈谈这方面研究的来龙去脉?
    覃:其实,在国内外早已有人从事与审美人类学(Aesthetic Anthropology)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们中文系的美学、文艺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者在美学博士王杰教授带领下,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此作了一些新的阐发,使之更加明晰化、系统化。
    中外美学研究领域对人类学材料的引用以及对人类学学术旨趣的认同,早已形成一种学术传统,而中外人类学领域历来注重调查对象的娱乐习俗、审美创造以及实现精神愉悦的方式和途径。中外美学史和人类学史上彼此之间在材料和研究路向的相互采借和相互交融,构成审美人类学深厚的学术渊源。美学研究历来同人类学研究具有颇多契合之处,两门学科彼此共同关注的议题比比皆是,审美人类学是不自觉的客观事实存在。
    美学作为一门“感性之学”,始终关注不同民族各异其趣的“感性显现”方式,维柯的《新科学》、格罗塞的《艺术的起源》、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普列汉诺夫的《没有地址的信》等一系列的美学著作,包含着丰富的不同民族的审美文化材料以及人类学的审思方式。自从人类社会诞生的时刻开始,不同区域中的远古人类就开始了不自觉的审美创造,现存的大量岩画、崖壁画、骨器、玉器、青铜器,成为现代人类心目中珍贵的审美对象,源于自古以来它们就是与古代族群社会生活水乳交融的美的载体。审美创造与人类文化形影相随,审美习俗与人文世界水乳交融,审美体验同人类社会演进历程相始终。在人类学学科发展史上,审美习俗研究的学术脉络从未间断。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深入观察调查地不同人群的社会生活,广泛收罗当地人的物质生活、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各层面的研究资料,有意识无意识地积累了大量的同人们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审美素材。被誉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的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的《原始艺术》及其弟子罗伯特·路威的《文明与野蛮》充分肯定原始民族的语言天赋和表现在绘画、雕刻、音乐等方面的出类拔萃的创造才能,借助现代美学理论对此进行新的阐发,成为审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费孝通先生的道德文章对中国人类学的影响可谓至深至远,他的“志在富民”的情怀,令人敬仰;他的深入浅出的文风,堪称楷模。近年来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共处原则,增强了我们促进人类学与美学的深度汇融的信心。费先生还注意到人们富裕之后,转向追求生活品位和文化层次的提高,艺术需求与精神生活向更高层次转化的问题,他说:
    “我认为文化的高层次应该是艺术的层次,这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但再进一步我就说不出来了,因为我自己在这方面的感觉也还没达到很深的程度。我所致力的还只是要帮助老百姓吃饱穿暖,不要让他们饥了寒了,这一点我可以体会得到。但再高一层次的要求,也就是美好的生活,这是高层次的超过一般的物质生活,也是人类今后前进的方向,我就说不清楚了。但我能感觉得到,所以要把它讲出来,而且把它抓住,尽力推动人类的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也就是向艺术的境界发展”(《民族艺术》1999年第4期)。
    这里面蕴涵的深邃的美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内涵,需要美学研究者和人类学研究者给予进一步的阐扬。
    中国人类学因为历经冲击而导致学科建设明显滞后,学科理论积累相当薄弱,学科规范尚未建立,演进历程缺环需要予以弥补,以独特的学科优势,力所能及地推进社会的和谐、文化的提升、民族的兴旺、民生的幸福、民心的愉悦,有所作为,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科地位方可确定,才能寻见广阔的生存空间。然而,人类学的参与意识,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术立场,而恰恰相反,更需秉持冷静思维和理性精神,以科学意识和民间视角,补正经济至上、进步理念、繁荣梦想等价值取向,造成的人的失落、美的缺失、生态的失衡、人心的迷茫,促进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社会人文化,人文社会化,由追求物的富足,转向追求精神的充实、心灵的安顿和人生境界的升华。人类学和美学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旨趣,以及实现汇融整合的共同深厚根基。
    迄至2002年,审美人类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有了相对统一的认识。
    首先,将审美人类学定位为由美学和人类学两门学科相整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新兴交叉学科。所以,审美人类学是美学和人类学学科发展历史的逻辑延伸,因此,不只是属于美学或人类学,不宜简单地将之定位为美学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正像两个物种杂交,尽管与原来的物种有渊源关系,但是,遗传基因的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形与质。在这一点上看,审美人类学具有“超”学科的性质。
    其次,立足于本土文化原初传统的价值取向。现阶段美学和人类学研究者所依托的学术资源和研究路数主要包括:国外美学和人类学理论评价、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现代阐发、专题性的学术思辨和理论探讨。审美人类学也关注这些研究路向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但更强调中国本土原初传统所蕴涵的理论价值,主张通过对区域民族审美文化习俗的实地调查,提升理论新质。
    第三,强调学术研究与实践精神的辩证统一。马克思认为,理论的作用,不仅仅是认识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相对于学院式的纯理论探索而言,审美人类学注重介入现代文化建设和人文重建,强化文化产业开发的理性意识;相对于应用美学和应用人类学研究而言,审美人类学秉持学术思考的独立性,同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开发与商业运作,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此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和谐发展。
    来自文化人类学规范化的理念和方法的有效介入,可以更大幅度地拓展美学研究的新视界。人类学中的文化整体观为审美文化研究奠定厚实的基础;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的视野为审视不同民族的美学观提供新的维度;人类学主位客位相转换的分析框架,可以避免文化的“误读”和“异读”;人类学动态发展观确立了审美文化演化的纵向坐标;而人类学田野作业获取资料的方式,为审美人类学获得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资料,将学科的理论根基建立在扎实的民族文化沃土之上。
    审美人类学采用的研究策略是“自下而上”地从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审美文化事象探寻新的解释路径,从“活态”的审美习俗提升理论新质。相关成果表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为传统歌咏习俗向现代艺术节转换,广西那坡县黑衣壮原汁原味的多声部民歌,走出山野,轰动国内外乐坛,包含着值得深度阐发的审美制度的现代转型。漓江流域田园风光与休闲体验旅游模式的兴起,说明“天人和谐”的审美旨趣,不仅是理论的倡导和执著的追求,而且是中外游客真实的人生经历。
    尽管美学和人类学的相互交融,尚存在一些理论盲点,扎实而规范的人类学田野作业有待进一步施行,但是,审美人类学研究初步出现了和谐共进的共赢效应。抽象的理论思辨的美学研究从玄虚状态回归真切可感的现实生活,讲究“器用”的应用美学研究路数,从低俗的实际价值实现转向富有人文品位的价值重建。人类学则从事无巨细的实证观察以及“见物不见人”的冷漠中获得理论的升华,突显感性的丰满,展示理论思辨的智慧灵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