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少数民族舞蹈对汉族民间舞蹈也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上行下效,宫廷乐既然不断吸收少数民族乐舞,汉族民间也必然如此,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宋辽金元、清朝时,北方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交错杂居,其中一些民族又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统治民族,因此他们的舞蹈对汉族的影响应更具有普遍性。 三、少数民族在中外乐舞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边疆地区,由于他们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中原王朝对外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中外乐舞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自公元前2世纪以后二千余年间, 大量的中国丝织品、瓷器及其他商品皆经此路西运。这条横贯亚洲的丝绸之路,在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乐舞文化方面的传播,促成了唐代乐舞的辉煌高峰。 中印乐舞文化交流很突出,随着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印度的佛教、美术、音乐、舞蹈在我国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大量遗迹。《天竺乐》是古印度的经典乐舞,是由前凉张重华于公元346年进入凉州(今武威)后传入中原的,当时通过了四重翻译送来了男性艺人。在现存的敦煌壁画和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中,部分伎乐天的舞者形象,其服饰和舞姿都具有相当浓厚的印度风格。敦煌是西域通往内地的交通孔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佛教圣地,各民族杂居,因而西域文化、印度佛教文化及中原汉文化的相互交融浸染的现象是很自然的。古代画师在壁画上较多地描绘了印度风格的乐舞形象,说明他们受到当地寺院娱佛乐舞形态的影响,否则只凭粉本临摹,是很难绘制神韵生动的舞蹈形象的。 据文献记载,在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也有一条通往中原和南亚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便开始通行,这条通道称作“西南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此道以成都为起点,向西经雅安、西昌,南下滇池、洱海区域;或由成都沿岷江南下至宜宾,从安顺向西经大理、保山、腾冲,经缅甸北部至身毒(印度)。这条古道沟通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中原王朝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 至东汉,在云南设置了永昌郡,辖区包括今保山、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区,而且统领今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中上游地区和怒江下游两岸,成为汉朝设在西南部最边境的一个郡。设郡后加强了境内外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促进了东汉王朝与国外的交流。《后汉书·西南夷传》详细记载了掸国向东汉献乐的历史:“永宁元年(120), 掸国王雍由调复谴使者旨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文中所说“掸国”,即今缅甸掸邦和泰国、老挝等地,当时永昌郡内的“鸠僚”与掸国的掸人是同一语系的民族,居住境土相连,平时过从密切。而掸国王雍由调向东汉王朝献贡,更带来了大秦国的杂技。大秦国即东罗马帝国,当时掸国从海上与罗马有交往。掸国献乐后,汉安帝赐雍由调“金印紫绶”,封为“汉大都尉”。掸国献乐,是我国文献上记载的最早一次大型的、以“蜀身毒道”为通衢的中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中虽未直接提及舞蹈,但汉代的“百戏”是集杂技、戏剧、歌舞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不难想象其歌舞的精采场面。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在唐朝的支持下, 皮逻阁以云南洱海地区为基地建立了南诏国。异牟寻时期是南诏政治、经济、文化蓬勃发展阶段,唐朝与南诏亲密友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印半岛上的一些国家。因为当时南诏是东南亚最强大的力量,与邻近的中印半岛国家都有联系,在南诏的影响下,这些国家加强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骠国,古称朱波,在今缅甸境内。《旧唐书·骠国传》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了骠国向唐朝献乐及其歌舞队表演的盛况。书载:贞元十六年(800)南诏向唐朝献《奉圣乐》后,骠国王雍羌便仿效其行,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正月,派遣其弟舒难陀及大臣摩诃思那,率乐工35人及各种乐器赴长安献乐。至四川,节度使韦皋稍微修改,然后送至长安。因骠国乐舞舞姿、乐器奇特,遂画图进献。“其国与天竺相近,故多演释之词。每为曲,皆齐声唱,各以两手十指齐开齐敛,为赴节之状,一低一昂,未尝不相对,其类中国柘枝舞也”。其手臂动作的记述与今傣族和缅甸舞蹈特点极为相似,乐师所用的乐器有22种,它的乐舞节目有12种。白居易《骠国乐》诗曰:“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文身踊。”说明骠国乐舞中有铜鼓伴奏。唐德宗封率领骠国乐舞入唐的舒难陀为太仆卿,此事对增进中缅之间的友好关系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唐代,经“蜀身毒道”传入中原的有《掸国乐》、《骠国乐》,还有《扶南乐》,“扶南”是中南半岛古国,位今柬埔寨及泰国东部。《通典》载九部乐中的第四部为《扶南乐》。《旧唐书·音乐志》载:隋炀帝时,在林邑(今越南)得到扶南的乐工及乐器匏琴,但炀帝没有把《扶南乐》列入乐部,而是用《天竺乐》的形式来表演扶南乐舞,实际当时《扶南乐》已有流传。唐代诗人王维《扶南曲歌词五首》题解说:“自河西至者,有扶南乐舞。”这五首用扶南曲调填写的歌词,描述了扶南乐舞的优美舞姿:“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古代中原王朝不仅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了异国他乡的精彩乐舞,而且又经过这条通道输出了富有中华古代文化特色的乐舞。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在秦汉时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其中一条线路是通过朝鲜到达日本。朝鲜自秦汉以后长期以来是中国的隶属国,中国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利用日本海环流路传入日本。例如唐代乐舞《破阵乐》、《团乱旋》、《春莺啭》、《苏合香》、《兰陵王》等都是当时流传到日本的代表性乐舞。《兰陵王》是盛行于唐代的假面舞,起源于北齐,内容是歌颂勇猛善战、容貌秀美的北齐高祖的孙子兰陵王。日本雅乐舞蹈中有《兰陵王》这个节目,舞蹈风格与中国古典舞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手的“剑诀”,腿部的“骑马蹲裆式”,“跳形”的步伐,就是中国戏曲和武术中常用的舞姿。《春莺啭》,又名《梅苑春莺啭》,此舞为唐代歌舞,且为女舞。《大日本史礼乐志》十四载:“《春莺啭》《玉枝》……诸曲,皆女舞也。”紫氏部《源氏物语》第八回花宴曰:“红日西倾之时,开始表演《春莺啭》,歌声舞态无不十分美妙。”还记载,唐高宗命西域伎人白明达仿照莺声作此曲,文武天皇年间(697—707)传到日本。常任侠先生考证:“今日本有舞图,舞者四人,日本旧谱,则称舞女十人。” (本文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02期,第59~64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