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王霄冰]仪式的建构与表演(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王霄冰个人空间 王霄冰 参加讨论

    我们到时,门口已聚集了十多位颜子后裔,颜氏家族的第79代宗子颜秉刚及夫人也已到达。凡颜氏男性成员,胸前都系着一根红色绸带,用来象征“血缘关系”。大家先到颜子墓前,由宗子代表给老祖宗上香。案桌摆的祭品是两盘水果和一瓶白酒。上香、献爵后宗子颜秉刚带头,大家齐刷刷地跪下叩头。就连从来没有叩头习惯的德国人白瑞斯,也受到此情此景的震慑,跟着颜氏族人一起跪到土地上,对着颜子墓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头礼。
    然后众人又陆续来到三世祖墓前。新的墓碑用一块红布蒙着,正等着揭开。今天的仪式是由颜承信老人一手操办的。前日笔者在采访他时,老人曾表示,如果防山乡的族人愿意按照他的意思、照老规矩办,那他就承担策划和司仪的角色。反之,他就宁可不参与。看来老人的意志还是取胜了,所以格外精神抖擞,忙前忙后,一点不像是一个已经过了75岁的人。
    在仪式开始前,由于在县政府担任要职的颜世全宗亲迟迟未到,颜承信便叫一位村干部打电话去催,还说:“你问问他,是县长重要呢,还是咱们老祖重要?”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觉到被祭拜的祖先在老人心目中的位置,显然是要远远超出任何官员和政要的。之后在仪式进行的全过程中,作为司仪的老人以其年龄之长、辈分之尊,且手中掌握话筒,充分显示出了一位仪式主宰者所应拥有的权威身份。
    对于仪程的各项安排,颜承信事先还准备了一份文本:
    (一) 鸣炮奏乐;
    (二) 为新碑揭幕:由世联总会秘书长颜世全,安徽廷银
    (三) 除尘洗碑[12]
    (四) 嘉宾敬献花篮:由纪庄村党支部村委会敬献花篮,安徽宗亲敬献花篮,德国贵宾白瑞斯先生、王霄冰女士
    (五) 致祝词:由防山宗亲承明致辞,由世联宗亲秘书长世全宗亲致辞,廷才宗亲祝词,世龙宗亲致祝词
    (六) 上香:由秉刚盥洗上香,安徽廷宇、承高、景桐
    (七) 献礼开始(点心):承明、廷渭、廷成、安徽宗亲
    (八) 献果(水果):景彬
    (九) 献供:秉刚、廷渭、廷成、承明、安徽宗亲
    (十) 献爵、承福
    (十一) 献馔:建民、颜永
    (十二) 宣读祭文:秉刚
    (十三) 献帛、奠爵:承明[13]
    (十四) 参拜(主拜秉刚),陪拜:廷渭、承明、安徽廷银
    (十五) 赐福酒:秉刚跪接,叩头,平身;跪再接,赐福酒,叩头,平身, 就位
    (十六) 众亲参拜(由安徽宗亲,滕州宗亲,曲阜宗亲等)
    (十七) 给三世祖坟墓培土
    (十八) 礼成
    等颜世全宗亲赶到,仪式便正式开始。当祭礼进行到第四项时,我们也像公祭中的“嘉宾”一样,被邀请上台献花圈。应当说,这个特殊经历也给了我一个亲身体验“嘉宾”角色的机会。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当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写在花圈的挽联上,而且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上到台前,我们其实也觉得挺荣耀的。由此想到在祭孔大典上的那些贵宾,能被从千万人中挑选出来,在电视直播的镜头前,堂堂地登台亮相,他们的虚荣心一定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吧?而主办者或许正是要利用人的这一弱点,才给予嘉宾们这种特殊的荣耀?不过令我们感到安慰的是,颜氏族人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出现而转移注意力,献花圈在整套仪式中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过场戏。
    祭礼第五项的“宗亲致辞”,可能是近年来在曲阜一带流行起来的、民间祭祀仪式上常用的一种方式。此前有外国学者在孟子庙的祭礼上也曾观察到类似的行为。[14]几位宗亲轮番登台讲话,看上去虽然有点像是在开大会,不过发言者都能用朴素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于老祖宗颜回的崇敬,和对于颜氏家族的热爱之情,所以听起来并不让人厌烦,反觉有趣。例如其中的一位讲道:
    春姿融融风习习,缅怀祖先思悠悠。我祖复圣颜子,为人谦逊好学,追随孔子守道而不易其志。居于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参琴乐道,忠厚承信,精神可□,□□于德。颜子之德,是留给后世最丰富不朽的文化遗产,我祖以其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着社会,激励着后世。今天颜氏子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发扬光大颜子之德为己任,尊亲慕祖,弘扬祖德,使颜子德风吹遍世界。幸有安徽等地的同族,还有德国的朋友千里迢迢,不辞辛苦,慷慨出资,和曲阜宗亲齐心协力辅立三世祖墓碑,这是崇祖敬德的实际行动。凡参加者都会终身难忘,这充分说明了我们颜氏家族的人们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先祖墓前,我们颜氏焚香叩拜,诚心祭奠,仅表后裔虔敬,张扬祖宗功德,旨在继往开来,希望泽被子孙。……[15]
    颜林祭祖的这套仪式,虽然也是建构的传统,并且是由颜承信老人按照他个人的信念与记忆一手包办的,但却能给人一种本真、可信的印象。为什么?分析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仪式的承载主体明显,祭祀的重心也能摆在献礼的部分,而不是在礼遇宾客上。作为祭祀主体的颜氏子孙,通过系结红绸带把自己与外人区别开来。代表这一群体并担任主祭的宗子颜秉刚,在祭祀中始终扮演着主要角色。其他颜氏子弟不论地位高低,也几乎都能得到一个登台的机会,有的端祭品,有的洗碑,有的焚帛,有的培土,有的发表感言。中间虽然也有安排客人献花圈,但还是主次分明,没有喧宾夺主。
    (二)仪式中的人际关系既反映出了日常的结构,如宗子在宗族中所享有的崇高地位,也反映出了人类学家特纳(Victor Turner)所强调的仪式边缘状态的“反结构”特征。[16]例如在世俗生活中,颜世全的身份地位显然高于在场任何人,但在祭祀过程中,他始终和普通族人站成一列,大家下跪他也下跪,大家叩头他也叩头。他本人并没有加入到献花圈者(外来人)的团体,而是参与到了致辞的宗亲(自己人)之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仪式结束之后,防山乡村委宴请所有来客,大家此时都回归到了世俗的身份,颜世全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显现了出来:在宴席中他和宗子颜秉刚同坐正中,而刚刚在仪式上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老人颜承信,此时则退居到了次要的位置。
    (三)仪式使用了较多传统的礼仪元素和富有意义的象征符号,比如鸣炮奏乐、为新碑除尘洗碑(即用湿布拭擦碑面)、献供献馔、献帛奠爵、饮福受胙、为坟墓培土等等。祭品也采用了带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做法,共有三样水果,五种点心,还有全鸡、全鱼和肉块,和两碟馒头。用红绸带来象征祭祀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手法虽然简单,但意义十分明显。相比之下,今天在各类公祭大典上都可以见到的“黄绶带”的象征意义就相当模糊。它到底是象征“神圣”、“礼仪”还是“官家”的身份?不论是当事者还是局外人,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四)仪式的过渡性特征比较突出。例如宗子在上香前所行的“盥洗礼”,就是一种明显的分隔礼仪,盥洗者从此进入边缘状态,获得神圣性。直到宗子饮福受胙,跪接后归位,众人一起参拜,则可算是聚合礼仪。在读祝前,宗子先跪拜,然后打开卷帛,读完后由助手帮助在墓前焚毁,这里也有一个三段式的结构:跪拜——读祝——焚帛。虽然由于林中禁火,焚帛只是象征性的,但有了这个动作,就让人感觉到这项仪礼确已完成,对被祭者有所交代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